“48小时保证就业”是怎样做到的——北辰区天穆镇“把工作岗位送到农民家门口”活动的调查

admin 687 2022-10-17


“48小时保证就业”是怎样做到的——北辰区天穆镇“把工作岗位送到农民家门口”活动的调查

如今,在北辰区天穆镇15个村和26个社区每天都能看到该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劳动保障协管员忙碌的身影,他们把“工作岗位”送到了农民家门口,并承诺“不挑不拣,48小时保证就业”,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足不出村、不出社区便可称心就业。   李砚青,今年58岁,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李大爷”。虽然年纪算不上“大爷”级的,但天穆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成立伊始,他就在这里工作,可算是***的劳动保障协管员了。8年来,他已经成为了该中心劳动保障协管员的负责人,他和中心的协管员们一起开发各种岗位,然后送岗位进村、进户。在天穆镇,只要谁想找工作,***个想到的人就是“李大爷”。   李大爷告诉记者,自从他走上现在的工作岗位以来,感受了太多的困难群众需要一份工作来维持家里的生计。很多夫妻双双失业的家庭,孩子正处在少年时期,老人需要他们的照顾,把岗位送到这样的家庭中去,就等于是雪中送炭。   金俊英就是其中的一个受益者——   昨天零就业   今日双上岗   金俊英是京津路华润万家超市北辰店收费存车处的管理员,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处理一件棘手的事情。一对母女刚刚从超市购物出来到存车处取自行车,母女俩是骑着两辆车来的,可女儿的自行车却不见了,她们拿着存车牌气冲冲地来找金俊英要求赔偿。金姐一边安抚她们的情绪,一边回想着之前是否有没有出示存车牌就把自行车取走的情况。后来她判定女孩的车应该不是被偷了,于是就仔细地在存车处内一辆一辆地寻找,没过多久就找到了女孩的车,不知是被谁挪动了位置。母女俩发现原来只是个误会,连连道歉,临走时直夸奖金姐的服务态度太好了。   金姐对记者说:“能够得到现在的岗位,我打心眼儿里高兴,而且我必须特别珍惜,服务好来存车的每一个人,要不都对不起镇劳服中心和居委会对我们家的照顾。”   金俊英和爱人从1994年就下岗了,她一直没有找到工作,而她丈夫则在附近的菜市场做点小生意勉强能让一家老小吃饱。金姐家所住的光明道社区由于居住人口复杂,每个月收取清洁费是让居委会工作人员最头疼的事了,有的人家说没有钱交不起,有的就直接说就不交。在这种情况下居委会的马主任想到了金姐,她为人厚道、热情在社区内是出了名的,马主任找到她后她二话没说就答应了。虽然这项工作仅有每月150元的收入,但金姐却干得兢兢业业,自从她收取清洁费以来,社区内470多户人家每个月都能全部收齐。   除了每个月收取清洁费,金姐有事没事就到居委会帮忙,她总是笑呵呵地说:“家里的活不多,剩下时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到居委会来和大家聊聊天、干点力所能及的事挺开心的。”   居委会的马主任一直觉得金姐家挺困难的,得帮她找个工作,2004年10月马主任就找到了镇劳服中心的李大爷。正巧当时镇里打算在华润万家超市前设立收费存车处,李大爷分析了一下金姐的情况,年龄偏大、没有特长,但她比较勤奋、热情,当个存车处的管理员应该不成问题,每个月还能有600元的稳定收入。当金姐得知自己马上要有工作了,高兴得不得了。2006年,镇劳服中心又给金姐的丈夫找到了工作,在天穆镇派出所当起了社区防控员。   金姐和爱人不知如何感谢大家,他们给镇劳服中心送去了一面锦旗,上面写着“昨天零就业,今日双上岗”,以此表达感激之情。   李大爷说,到劳服中心来找工作的人很多,像金姐这样支持理解他们的人有,不支持、不理解的也有。   不放弃每一个来找工作的人   2008年4月的***,李大爷像往常一样在劳服中心服务大厅里和几个协管员一起研究着刚刚开发的几个岗位。一位名叫刘利民的40多岁男子进门就骂,嚷嚷着他家里多么困难,两口子都没有工作,孩子上大学没钱交学费,如果劳服中心不给他找工作,他就不走。该男子情绪相当激动,满嘴脏字。李大爷见状赶紧上前想稳定住他的情绪,劝他别着急,有话坐下来慢慢说,没想到他根本不听劝,指着李大爷的额头大喊:“你们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不着急能到这儿来吗?你们今天不给我找到工作就不行。”   尽管这样,李大爷还是很耐心地劝说他好好谈,他的工作劳服中心一定尽全力帮他解决,经过一番努力,刘利民才算稳定住了情绪。后来,李大爷仔细地询问了他家的情况,问他有什么特长,想找什么样的工作,刘利民仍然没有好好配合,说他有小货驾驶执照,可没有正式开过车,身体不好,不能找累活。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大爷搜集了很多公司的用人信息一个一个讲给刘利民听,好说歹说他才从中选择了一个,是到一家生产鱼饵的公司做勤杂工。刚上班***天,去了两个小时他就回来了,跟李大爷说这个工作他不能干,太远了,骑车上班要半个小时。后来李大爷听说他以前做过体力活,就给他找了一个公司做装卸工,起初他勉强答应了,可上了***班他就不去了,说是那个公司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太累了。   两次工作都没有成功,刘利民说要不先给他爱人找个活儿干。李大爷就在附近一家经营面条的个体商户找了一份零工给他爱人干。***天上班刘利民陪着爱人一起去的,结果还是不到一个小时两口子就回来了,他爱人捂着胸口、脸色煞白,刘利民说:“你们瞧她这样子,不能受累,光是骑车来回、什么活儿都没干就这样了,这份工作还是不行。”   时间到了2008年暑假,刘利民来找李大爷给他儿子找份暑期打工的活儿,李大爷依然很耐心地帮助他儿子在奥园物业找了份保安、巡逻的工作。刘利民的儿子倒是很争气,暑期45天,很好地完成了工作,本来说好给1500元报酬,李大爷向物业公司的负责人详细说明了他家的困难,多争取了500元工资。经过这事,刘利民终于改变了对劳服中心和李大爷的看法。   2009年夏天,李大爷突然听说刘利民因脑溢血去世了,而他的妻子仍然没有找到工作,儿子也因此中途辍学。李大爷和他的同事们经过多方努力,最终为刘利民的妻子在附近的一所职专找到了合适的岗位。   职业技能培训帮助群众再就业   郑丽娜在天穆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里负责窗口服务和培训工作。她向记者讲述了中心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的情况。   在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中心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培训机制,积极开设市场紧缺、企业急需、社会欢迎的培训项目。在北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支持下,他们相继推出了一批既可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又适合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具有较强实用性的培训项目共12期,包括:叉车、花卉、电工、电气焊、车工、木工、喷漆工、家政服务等。2009年10月又开办了社会新职业“物业管理”培训班。在13个不同类型的培训班中,为该镇内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新生劳动力共559人提供了保课时、保质量的培训。其中548人通过考核,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合格率为98%。为尽快将培训成果转换为就业成果,每次开班前都责成协管员深入各企业联系相关岗位,认真做好对接和岗位匹配,先后有233人与企业达成聘用意向,持证上岗,培训转就业成功率为42.5%。   温志荣就是经过培训上岗的成功实例。   2004年,温志荣下岗待业,当时家中正值老人生病需要照顾,她就没有急着找工作,专心在家伺候老人。一年后,老人去世,温志荣为了贴补家用来到了劳服中心,在看了各种用人信息后,她觉得自己没有任何特长,很难找到工作。正当她心灰意冷的时候,郑丽娜安慰她不能心急,建议她不妨先参加劳服中心的免费技能培训,然后再找工作。温志荣听取了郑丽娜的意见,报名参加了中心组织的家政服务培训班。   经过培训,温志荣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经中心推荐,她来到了天津市天穆骨科医院从事保洁工作。刚上岗的一段时间,温志荣遇到了很多困难,由于医院环境特殊,人员流动比较大,医院对保洁工作的要求比较高,刚刚打扫的楼道不一会儿就被弄脏了,她多次遭到医院的批评。温志荣总是哭着来到劳服中心诉说委屈,郑丽娜还充当了“心理医生”的角色,经过劝说,她了解了在医院工作的特殊性,表示要好好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一定不辜负劳服中心对她的期望。   由于温志荣工作勤奋、任劳任怨,很快她就当上了天津市天穆骨科医院保洁组组长。   就业联盟提供   长期稳定岗位   劳服中心协管员丁占杰今年已经55岁了,但他依然工作热情不减,他说:“就算再苦再累受再多委屈,只要镇里有一个人没有找到工作,我们的脚步就不能停下来。”   天穆镇劳服中心的协管员分内勤和外勤两种,外勤主要负责开发岗位,要把辖区内所有企业访遍,哪个企业有用人需求马上记下来,把搜集来的信息反馈给内勤协管员,内勤协管员则负责到社区、村里挨家挨户寻找需要工作的人,两方面情况对接,最终让更多的人走上适合的工作岗位。丁占杰就是专门负责到企业开发岗位的外勤协管员。   在刚刚到劳服中心工作的一段时间里,丁占杰为了开发岗位可是下了不少功夫。由于中心成立不久,所有的人都没有什么经验,大家只能找到自己有熟人的单位去问问是否有用人需求,但是熟人毕竟有限,来中心找工作的人越来越多,用不了几天中心就存在岗位严重空缺的现象。后来,大家觉得这样不行,丁占杰就想出了去招聘会上看看的办法。   2005年10月,丁占杰来到了北辰区组织的一场招聘会现场。他走到了奥通运输公司的招聘台前,前来应聘的人很多,他根本插不上话,等了半天好不容易有了点空隙,他就连忙上前询问。奥通公司的王经理觉得丁占杰有点奇怪,他们公司招聘的都是司机、装卸工的岗位,丁占杰当时已经50来岁了显然不适合。王经理不耐烦地说:“你到底忙乎什么,我们根本不需要像你这样的人,你就别在这捣乱了,快点走吧。”丁占杰一看便知道自己被误会了,但当时人来人往的,觉得这样的确是给人家添乱,他决定还是等招聘会结束了再说。   时间到了中午,招聘会马上要结束了,丁占杰再次找到了奥通公司的王经理,详细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得到了对方的理解,他们互留了电话。回到中心后丁占杰给奥通公司推荐了3个人,其中有一个成功上岗。就这样,劳服中心和奥通公司之间形成了就业联盟,5年来,经劳服中心推荐到奥通公司工作的就有40余人。   送政策送岗位   送技能送服务   经天穆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主任穆祥来介绍,2009年,面对金融危机给就业带来的冲击,中心实行更加有利于稳定就业的工作措施,千方百计地保岗位、保就业、保稳定、保发展。成立两个服务组,对镇内371家企业进行了拉网式的调查。通过保企业来保岗位,通过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来稳定就业,确保了全镇就业形势的稳定。

他们成功举办了春季大型招聘会,设立少数民族专场,共有436家用人单位与7000多人达成就业意向,确认上岗2014人。在此基础上,中心又在佳宁里社区举办了秋季招聘会,460名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力实现就业。镇工业园区125家企业均在招聘会聘用到适合人选,解决了用工需求,也进一步巩固了就业联盟伙伴关系。   此外该中心不断完善困难群体援助体系,积极开展“送政策、送岗位、送技能、送服务”为主题的再就业援助活动,建立了动态管理和跟踪回访制度,全镇共帮助529名就业困难群体实现了灵活就业。先后与高速公路、交警北辰支队、工商北辰分局、镇工商所、民族职专、骨科医院、南仓中学、天穆小学、华润万家北辰店等单位达成意向,纳入公益性岗位管理,全部安置零就业、单亲和困难家庭人员就业。   为完善城乡统筹就业体系,他们在农村富余劳动力较为集中的5个村建立了就业岗位信息发布栏,指派服务组每周一次进村送岗位,全年共精选岗位2000余个,帮助262人就业转型成功。   记者手记   北辰区天穆镇劳动服务中心成立于2002年,中心内有 9个服务窗口,分管12项具体工作,包括社区就业、职业介绍、家政服务、劳动监察、劳动资源管理、档案管理、就失业证发放、居民医疗保险、村民养老保险、失业保险、职业培训、退休人员管理。   2009年,天穆镇面对近8000人的就业安置压力,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以赴来抓,克服了金融危机的影响,在极其困难的形势下,实现新增就业178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700人,实施就业援助529人,开发公益性岗位85个,全部安置零就业、单亲家庭人员,技能培训559人。   在采访过程中记者看到,劳动保障协管员就是连接企业和就业群体的纽带、桥梁,由于劳动保障协管员自身就是再就业人员,他们了解其中滋味,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在他们的努力下,有越来越多像金俊英、温志荣这样的人高兴地走上了工作岗位。   天穆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连续6年被评为市、区级先进集体和“五一劳动奖状”,先后有5人次被评为市级先进个人,8人次被评为区级先进个人。

上一篇:市外专局关于调整天津市留学人员来津创业房租补贴申领办法的通知
下一篇:本市***举办***劳动保障协管员培训班(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