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保个人网上服务平台(社保个人网上服务)
1004
2022-11-15
上海率先推出“镇保”制度化解社会矛盾
上海市着力以制度创新为依托化解社会矛盾,在全国率先推出的“镇保”制度实施一年多来,使积淀多年的农村土地征用信访总量明显下降,走出“无地、无业、无保障”困境的离土农民怒容渐消。 来自上海市信访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一年多来,全市农村土地征用的信访总量明显下降。自2003年10月施行“镇保”后,去年群众反映农村征用问题的信访总量同比增幅下降了9%。今年,反映此类问题的信访总量再呈明显下降态势,其中集体上访的批次和人次,同比分别减少54.5%和83%,联名信的数量同比减少19.8%。 同样的问题,在上海实施“镇保”制度之前,却是另一种状况。2003年,上海市群众反映农村土地征用问题的信访总量,比往年增加了35.2%。这些信访反映的主要问题,一是征地后的劳动力安置和集体资产分配问题;二是征地养老人员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三是经济补偿和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对此,上海市信访部门归纳认为,由于缺乏与离土农民身份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上海市郊相当一部分离土农民陷入了“无地、无业、无保障”的困境之中。 严峻的事实促使上海市政府部门认识到,对于因土地被征用而离土的农民来说,仅仅靠以往的“征地安置”或“一次性安置补偿费”,是难解其后顾之忧的。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探求新路,用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予以替代。为此,有关部门经过94次专题会议的酝酿和8个月的工作试点,在2003年10月,旨在解决离土农民基本社会保障的“镇保”制度正式颁布施行。 简称为“镇保”的上海市小城镇社会保险,是一个“低平台、有弹性、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有关专家用“一条主线,五项保险”概括了“镇保”的主要内容。一条主线,是为市郊离土农民提供基本社会保障;五项保险,涵盖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保险。由此,对离土农民的生存权、发展权和保障权进行“托底”。截***目前,上海市郊参加“镇保”的人员已达到106万人,其中70多万是离土农民。 有关专家与记者“算账”表明,按照“镇保”规定,将离土农民的养老金与上海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联系起来,这有别于“农保”与“城保”各自独立的状况,从而为离土农民增加了可观的收入。按照以前的“农保”,离土农民每人每月只能拿到养老金75元左右,而参加“镇保”后,2005年每人每月最低可拿到407元,并可逐年“水涨船高”。同时,按照以前的“农保”,离土农民只能享受养老保险一项内容,而“镇保”则涵盖了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保险。此外,与“农保”的“个人交纳,集体补贴”政策不同,“镇保”基本社会保险不需要个人交纳,这也减轻了他们的负担。 几年前因土地被征用身陷“三无”困境而多次上访的金山区一群农民,自从参加“镇保”之后,怒容渐渐消退。他们说,我们也是讲道理的,政府办了这件实事,我们不再是“三无”人员了,心里“吊”着的石头落下来,也就安心了。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