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社保代缴机构(杭州正规代缴社保公司)
570
2022-12-24
促进我省少数民族农民群众增收发展少数民族村经济社会事业
刘怀廉
我省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散居省份,共有55个少数民族成分,少数民族总人口137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4%。其中,回族118万人。全省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在158个县(市、区),少数民族万人以上的县(市、区)46个,城市民族区3个,民族乡(镇)21个,少数民族聚居村860个,近80%的少数民族人口居住在农村。
一、我省少数民族聚居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绩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结合少数民族村实际,采取多种措施,努力促进少数民族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据统计,全省少数民族生产总值达127.4亿元,少数民族人均生产总值9454.3元,24个民族区、乡(镇)生产总值96.5亿元,少数民族经济发展跃上了新台阶。
***,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统筹少数民族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的意见》,出台了18条扶持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省直10个部门分别发文,提出了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的具体办法。采取政策倾斜,项目支持、重点帮扶,积极推进少数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省委统战部在实施统一战线“十件实事”时,确定把860个少数民族村提前实现小康和少数民族村支部书记培训作为重要任务,强力推进少数民族聚居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两年来,各级统战、民族部门共争取省级以上少数民族发展资金3000多万元,帮助少数民族企业协调专项贷款近2亿元,发展各类少数民族企业2.52万家,形成了以焦作的皮毛皮革业,平顶山、周口、驻马店、漯河、开封的清真食品业为主的民族企业集群。
第二,发挥龙头产业的***作用,增强少数民族村经济实力
近年来,各地大力鼓励少数民族村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重点扶持了一批资源优势大、市场开拓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少数民族龙头企业。到2006年,我省各类少数民族非公有制企业已发展到2.5万多家,占企业总数的96%以上,产值达到207.8亿元。目前,全省有龙头产业的少数民族村达300多个。
第三,发挥外向型经济的助推作用,拓展少数民族村经济发展空间
近年来,各地积极优化少数民族村投资环境,充分利用统一战线人脉资源,引资引智引企,努力推动少数民族村经济跨越发展。
第四,发挥特色产业的支撑作用,保障少数民族村农民群众增收
近年来,各地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在清真食品、皮毛加工、制革等传统产业领域明显的比较优势和支撑作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2005年***2006年,全省协调小额信用贷款1.58亿元,支持发展少数民族特色产业。目前,全省有各类清真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户)47500多家,规模以上生产企业1100余家,创出了一批知名品牌。
第五,发挥科技的动力作用,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产业跨越发展
近年来,全省统战系统协调农业、科技、林业、畜牧业等涉农部门,加大对少数民族群众农业技术推广和培训的倾斜力度。从2005年开始***今,全省每年培训农村少数民族群众都在万人以上。近两年,统战部对860个少数民族村支部书记进行了轮训。民族工作部门先后组织举办了500多期农业技术培训班。
第六,发挥部门的协同作用,加强少数民族村基础设施建设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坚持以民族聚居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努力改善少数民族村生产生活条件。2005年***2006年,省政府各部门投资民族聚居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达1.5亿元,修建县乡公路1050公里,改善了6525亩农田的灌溉条件,解决了10多万人的饮水困难。目前,全省少数民族聚居地有各类医院(卫生院)55座、少数民族图书馆21个、文化馆7个、文化站30个。860个民族村都建有卫生室。60%以上民族村有健身或文化活动场地,建成综合性文化大院126个。
二、影响制约我省少数民族聚居村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我省少数民族村经济社会发展、少数民族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增多。
***,少数民族村政策滞后缺乏活力
现行一些民族政策一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某些方面已不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城镇化进程中相关的民族政策不健全。对少数民族的财政转移支付、特殊照顾政策,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享受不到。
第二,少数民族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由于历史原因,少数民族村传统特色产业多,但产业化程度低、链条短,难以获得规模效益;同类产业多,现代产业少,占有市场份额少,难以获得多元效益;高污染高消耗产业多,可持续生态产业少,治理修复难度大,难以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效益;生产设备落后,生产效率低,难以获得超额效益;产品科技含量低,品牌档次低,缺乏竞争力,难以获得知识经济的高额效益。
第三,地处偏远的少数民族村基础设施投入较少
少数民族村大多地处偏远且自然条件较差,由于投入历史欠账较多,群众生产生活保障措施落实困难。有的村文化设施落后,群众文化生活贫乏。有的村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滞后,诸如病险小水库,灌溉渠网等毁坏严重,有些机井无配套设施。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仍然比较弱,影响了少数民族群众增收。
第四,少数民族村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
少数民族村处于散居状态,实现城镇化一体化存在地域上的困难。城镇化、信息化、工业化、市场化发展相对滞后。一些村缺少乡镇企业,造成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形成隐性失业。
第五,少数民族村人才因素制约严重
一些少数民族村干部文化素质较低,开拓意识不强,“小富即安”的思想还较普遍,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受到限制。种、养业是一些少数民族的传统产业,由于一些少数民族群众在种植、养殖和发展第三产业方面知识、技术和经验欠缺,农村又缺乏专业人才指导,种养业难以形成大的气候。做生意是一些少数民族群众的传统习惯,由于缺少现代经营管理理念,难以把生意做强做大。由于一些少数民族群众受教育程度较低,缺少专业技术,陷入创业无门,就业困难的窘境。
三、促进我省少数民族聚居村农民增收的意见建议
发展少数民族村经济社会事业,建设新农村,必须繁荣城镇;振兴农业,必须发展非农产业;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使农民变市民,必须打破城乡藩篱,清除政策壁垒,建立起城乡协调发展,促进少数民族农民群众增收的体制机制。必须突出从“教、策、建、调、新”五个方面着手。
***,突出一个“教”字,积极开展教育活动,以教育促团结,以教育长本领
在全社会开展民族基本知识、民族理论政策以及民族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民族团结意识。继续办好各种形式的少数民族村支部书记培训班,培养“双强”党员干部,提高其科学发展、带领少数民族群众致富的本领。
第二,突出一个“策”字,认真贯彻好落实好各项政策,发挥政策作用,用足用够政策
要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切实提高少数民族村农业综合生产力。加大落实扶持少数民族经济发展各项政策的力度。财政税收、转移支付、金融支持、资源使用、各项减负直补、进城务工、鼓励全民创业、各项社会保障、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等政策应向少数民族村倾斜。认真落实少数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储备、供给和传统生产工艺抢救等政策措施。优先将民族特困村纳入***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加快推进我省860个少数民族村提前实现小康的进程。重点实施少数民族村特困少数民族群众解困工程。
第三,突出一个“建”字,加强少数民族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加强少数民族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对带动当地发展起重大作用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能源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优先安排与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农田水利、人畜饮水、电力、通信、乡村道路、广播电视、贸易集市、清洁能源、民房改造等中小型公益型项目。
第四,突出一个“调”字,千方百计调整好少数民族村的产业结构
推进少数民族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以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为前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搞好产业布局规划,形成具有民族特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产业带,引导加工、流通、储运设施建设向优势产区聚集。要依托少数民族村资源多样化,推动生产多元化。着眼于高产、优质、高效、安全,强调区域特色化。着眼于少数民族产品特色,加大特色农产品注册商标保护力度,培育知名品牌,推动产品品牌化。注重增加科技含量,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加工增值,推进农业产业化。
第五,突出一个“新”字,坚持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完善各项制度
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推动少数民族村体制改革在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推进体制机制制度创新,为少数民族村的科学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少数民族村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完善征地补偿机制。依法征收少数民族村集体土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解决好、落实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完善财政资源投入配置体制和方式。增加对少数民族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的投入。财政资金配置要以依法配置为主,量化到人,直接进入最基层农民组织或个人账户。要以一般性转移为主。要以农民组织主导资金使用权为主。完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要放宽少数民族村金融准入政策,加快建立农村金融体系。可探索建立“土地金融社保”制度。用“土地金融资金”、土地交易收益和金融服务收益奠定农民社保制度的经济基础。扩大农民有效担保物范围,可探索建立“土地银行”,设立“土地金融基金”和土地储备交流中心,为少数民族村农民或集体提供低息“集体土地抵押贷款”,充实公积金和少数民族村个人社保账户。完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制度。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