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社保代缴机构(杭州正规代缴社保公司)
730
2022-07-08
在贫困地区大力开展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职业技能培训,是统筹城乡发展,解决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贫困户脱贫的重要措施之一。
转移就业特点
麦积区共有4个贫困片区,其中的大部分乡镇由于从事农业生产增加值较低,对贫困家庭劳动力吸引力不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省内外城市转移就业以增收。据调查,麦积区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人数已达70%以上,而贫困家庭只达到50%左右,30岁以下的农村年轻劳动力基本外出务工。
目前,麦积区贫困家庭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较重。麦积区农劳办在双联村石佛镇于堡村调研结果显示,该村很多女孩在初中毕业后辍学,选择了外出打工。而年龄到了30岁后,由于无文化、无技术、有家庭子女,她们选择转移就业存在困难。因此,大量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离土不离乡,农忙时是农民,农闲时从事非农劳动。
存在的问题
文化程度偏低,就业能力不足。调查显示,麦积区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7.8年,初中、小学文化程度的占70%以上,高中文化的大约占16.8%。留乡的劳动力中,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8%左右;一年之内接受过一次就业技能培训的农民不足1/15,尤其是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有的甚***不识字,制约了先进技术和返乡创业所投入设备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致使农业生产率难以提高。另据调查,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仅为8.3年,经过培训的只占外出就业劳动力的15%。由于他们绝大多数未经正规职业技能培训,在劳动力市场上处于边缘化状态,很难获得相关就业信息和机会,就业渠道狭窄,从事的职业大多是简单、粗笨、危险的体力劳动,工作强度大、报酬低。
就业观念相对落后。当前,麦积区农村贫困地区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很低,认为“培训不培训无所谓,参加了培训也不一定管用”,有的认为培训项目不适合自己,有的参加培训目的不明确,对培训内容不加选择,甚***把参加培训当成完成村里布置的任务;在行动上存在“不愿出去、不敢出去、不会出去,去了又回乡”等现象。
培训经费不足,贫困劳动力家庭负担过重。国务院要求,各地用于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的资金原则上要达到中央财政扶贫资金的10%以上。在培训经费投入问题上,麦积区因财力状况导致差距很大,特别是培训任务重、财政投入少、培训经费补助有限,使得培训时间相对较短,培训内容只限于一般知识和简单技能操作。同时,一些时间较长的高技能工种的培训费用多,部分贫困家庭劳动力由于经济收入低,无力解决培训期间的生活费,没参加培训便直接外出打工。
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政策和保障措施还不够到位,影响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步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缺乏科学规划,大中城市的户口准入门槛依然很高;关于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合同签订、社保、劳动维权、保障性住房、子女上学等方面的政策还不明确,一些农民在城市或城镇已有固定职业和住处却难以真正安家落户、融入城市生活,无法取得与务工地市民平等的待遇。
对策及建议
提高认识,要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以及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当作提高贫困家庭人口素质和解决“三农”问题助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加强组织领导,以提高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就业创业能力和增加收入为目的,以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和贫困地区支柱产业发展为举措,做好政策指导、督促检查以及各项服务工作,真正把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做实做好。
提高转移培训工作的针对性。抓好贫困家庭新生劳动力职业教育助学工程,扶持、引导、鼓励贫困家庭子女和留守儿童,在完成9年义务教育后继续接受中等、高等职业教育,从源头上提升贫困家庭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继续搞好贫困地区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程,扶持和组织有转移就业愿望、职业技能较差、就业竞争力较弱的贫困家庭劳动力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从业资格证书,实现较稳定的就业;积极开展农村实用技术提升工程,以专家入村授课培训、SYB(自主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农家课堂专业培训等方式,引导、组织留守农村的成年劳动力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其掌握、运用农业实用技术的能力;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就近就地培训后就业工程,通过开展返乡创业培训、“雨露计划”“阳光工程”扶贫等活动,引导各类企业开展就近就地培训,吸纳贫困地区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
加强培训基地能力建设。要严格执行培训基地、培训学校准入制度,实行动态管理,按照评选程序和标准,优胜劣汰,对管理规范、成绩显著的培训基地给予重点扶持,对不达标的培训基地降格或取消其资格;积极开展定向、定岗、订单、冠名培训,实现学校培养与产业、企业需求无缝对接,建立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服务平台,使全区贫困农村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进得来、稳得住、输得出、富得快。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