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社保代缴机构(杭州正规代缴社保公司)
673
2022-09-11
长宁区积极落实稳就业政策措施(长宁县就业管理服务局)
长宁区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强化稳就业举措。截***今年8月底,城镇登记失业5798人,控制在市下达的控制数(8600人)以内,与2019年末(7666人)相比减少1868人,降幅32.22%;帮扶***成功创业人数494人,完成市下达指标600家的82.33%;其中帮助35岁以下青年大学生成功创业人数385人,完成市下达指标360家的106.94%;帮助244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完成市下达指标240人的101.67%;职业技能培训66000人次;完成49家和谐企业新创申报。 对接需求,开展精准招聘服务活动 开展疫情对就业影响专项调研,对区域内企业的用工情况进行排摸,及时分析研判就业形势。深化“就业服务不打烊,网络招聘不停歇”“职等你来,就业同行——百日千万行动”等公共就业专项服务,上线“长宁区企业招聘需求共享平台”,动态公布企业招聘岗位。 举办“职场海海 为‘宁’而来”长宁区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项服务活动。共开展各类线上线下招聘活动58场,邀请了265家企业参与,提供就业岗位3038个。 落实政策,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 做好政策宣贯工作。开发政策宣传平台,提升企业和职工知晓度。利用微信平台、“直播间”等形式广泛宣传,政策直送企业,变“被动服务等企业”为“主动找企业”。开发线上申报平台,在线登记信息、上传资料,实现“不见面”受理,让企业办事“不跑腿”。落实重点企业和困难行业企业一次性补贴政策。按照市统一部署,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对重点企业和困难行业企业给予一次性补贴。截***8月底,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全区6100余家企业申请失业保险稳岗返还,金额达1.45亿余元。按“严格审核、快速划拨”的原则执行,重点把好“四道关”,即“行业类别关”、“社保缴费关”、“线上审核关”和“资金拨付关”。严格按照分类标准开展补贴审核,严格把好重点企业和困难行业企业一次性补贴审核关和资金拨付关,目前已通过六批次、167家企业审批,覆盖职工17000余人,拨付补贴资金1300万余元。鼓励企业组织开展线上职业培训,制定并实施《长宁区受疫情影响企业职工线上职业培训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对企业组织职工开展线上职业培训给予补贴。疫情期间最先出台的稳就业政策,企业关注度高、期望值高、咨询量大。截***8月底,受理企业备案132户,涉及培训人数66000人次,资金28561000余万。注重加强与企业沟通,对中小微企业相对集中的园区,做好“一对一”上门指导,做到精准对接。同时,在补贴资金拨付前对企业进行分类检查,加强资金安全管控。维护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制订出台应对疫情劳动关系领域10方面、26条工作举措,开通4条劳动关系领域咨询、投诉专线。有序开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工作,迄今受理案件3766件,案件量比去年同期增加45%,现综合调解率70.8%,既注重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和就业,又努力为企业生存和发展创造条件。严格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扎实开展工程建设领域欠薪治理。 优化服务,推动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排摸长宁户籍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及时提供就业服务和援助。实地走访了解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情况。截***8月末,排摸长宁户籍应届毕业生1954人,其中就业1479人,求职49人,无就业意愿426人(求学、备考等原因)。按“一人一册一方案”精准做好49名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帮扶。加强与高校“平台共建、岗位共推、资源共享、服务共促”,开展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系列活动,联动街镇开展“家门口”职业指导和招聘活动。举办区域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招聘活动,200余名毕业生参加。推动创业带动就业。提高创业组织房租补贴标准,由每人每年补贴4200元调高***8400元。鼓励创业孵化基地为在孵企业减免房租,全区15家基地共为315户创业企业减免房租645.85万元。开展创业孵化基地绩效评估,依托市场力量,培育更多创业主体。举办“中国创翼”长宁站创业大赛,吸引100余个项目报名,涵盖“互联网+”、人工智能、时尚创意等多个领域。开展劳务协作就业扶贫。“点对点”将27名贫困劳动力接回上海直送企业。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扶贫,分别在红河县招录16名战斗消防员、在绿春县招收18名空中乘务员(均为高中生,其中15名贫困劳动力)、在金平县招聘32名叉车工来沪参加相关专业学习并分别由春秋航空、日通物流等企业吸纳就业。落实就业困难人员托底安置。开展就业援助月主题活动,提供公益性岗位887个,对难以实现就业的就业困难人员予以安置。畅通求助渠道,对登记失业人员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完善就业困难人员排摸发现机制,做好“一人一册”就业援助服务。发放就业困难人员元旦春节期间一次性补助共计25万余元,惠及361名受助对象。落实疫情期间出台的各项就业困难人员扶持政策和便民措施,推进失业金申领、外省市转出“网上办事”和“不见面办理”,指导街镇做好因疫情没有及时申请失业金或其他补贴的人员补办申领业务。截***8月底,全区共认定就业困难人员1277人,就业援助基地共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166人,三个月内均已完成就业安置。 顺势而为,打造“线上线下”相融合就业服务 强化区街联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上线“长宁区企业招聘需求共享平台”,动态公布企业招聘岗位。组织开展各类“云招聘”活动百余场,收集发布联合利华、光明乳业等500余家单位招聘信息,提供就业岗位5000余个。会同街镇安全有序开展“民营企业招聘月”线下招聘,提供“家门口”就业服务。深化区校合作,开展指导服务。向毕业生公布职业介绍线上业务10余项。上线政策集成平台,提供20余项就业创业培训政策的核心内容、申请流程等信息。优化线下服务,汇编导师指导、就业路径等宣传折页,累计开展各类指导服务5269次。开启“直播+”服务新模式。“直播+政策宣讲”,举办就业创业、技能培训、人才服务等政策宣讲直播30余场,吸引7.55万人次观看。“直播+岗位推荐”,鼓励企业通过“单位展示+直播带岗”的方式,从薪酬福利、发展前景等方面将招聘岗位推荐给求职者。“直播+职业、创业指导”,在线为劳动者提供职业生涯规划、求职面试技巧、职业素养修炼等方面的建议。“直播+技能培训”,鼓励技能培训机构开设“直播带货主播训练营”培训,促进劳动者灵活就业。 (长宁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