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就业专题新闻发布会答问文字实录(国新办举行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

admin 550 2022-09-24


国新办就业专题新闻发布会答问文字实录(国新办举行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

1.中央电视台记者:我们看到一季度的经济数据,GDP的增长速度还是处在下降的状态,所以在东部也看到有些企业出现用工需求在下降,今天早晨拿到的最新数据,目前就业仍然保持一个稳定增长的状态,一方面经济增长下行,另一方面就业又在稳定增长,您怎么看待这个好像有一点冲突的现象?

信长星:这个问题我认为涉及到两个层次的问题:一是怎么看待我们经济形势,怎么看待经济增长的速度。二是怎么看待就业形势以及就业增长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这两者之间似乎有点矛盾。对经济形势,我个人的看法是7.4%的经济增速,首先应该看到它是符合我们预期的,我们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本来就是7.5左右,7.4是在正常范围之内的,横向看跟其他***相比7.4也是高速的。

另一方面对于经济增速放缓,应当是看到它的一种新常态,应该看到,我国这样一个庞大的经济体,不可能长期保持两位数以上的经济增速,那会绷得太紧。我感到,我们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注重的是数字背后的民生,是经济增长背后的就业。所以中央在确定考虑经济增长速度的时候,一个重要的考量,就是看能不能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也就是把保就业作为增长的下限来确定的。

具体到就业情况来说,从前4个月的情况看,保持了近几年来就业形势总体平稳的态势,判断就业形势一般是看几个主要方面:***方面是看城镇新增就业,前4个月城镇新增就业还是稳步增长的。1-4月,城镇新增就业473万人,这比去年同期多增长了3万人。第二方面看失业率。一季度失业率还继续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4.08%,这比去年年末增长了0.03个百分点,失业人员也略有增加,但还是处于较低水平。第三方面农业劳动力转移就业还是增加的。统计局的数字显示,一季度外出农民工1.6933亿人,比去年同期同比增长288万人,增幅1.7%。第四方面看整个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我们有个常规的监测,定期对一百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供求数,求人倍率进行统计,一季度求人倍率是1.11,这个数字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这个数字只要大于1,就意味着空岗数大于求职的人数,1.11就意味着100个求职者对应111个岗位,说明我们的需求还是比较充足的。

经济放缓了怎么就业看起来还比较好?事实上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分析,之所以能够在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就业局势能够继续保持稳定的态势,可能有多种因素在同时起作用。一是我们的经济总量大了。简单地讲,随着GDP总量的增大,现在经济增长一个点所带动的GDP的增量,以及它所能拉动的就业的增量,与前几年大不相同。最简单一个统计,前些年我们GDP增长一个点带动城镇新增就业是100万多一点,而近几年增长一个点带动就业是150万人左右。

二是结构在优化,最突出的一点是服务业的比重在提高。去年我们的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6.1%,这是***超过二产,实际上是有着标志性意义的。今年一季度,我们三产的增速又是高于二产,比二产高0.5个百分点。从国内外实践经验看,三产对就业拉动能力更强,要高于二产。我们有个统计,2008年到2012年期间,三产每增长一个点,平均带动就业70万人,同期二产增长一个点带动61万人。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服务业加快发展还将持续,这有它的必然性,因为服务业的发展是居民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也包括城镇化、工业化达到一个阶段以后是必然的结果,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才会派生出新的需求消费,工业化、城镇化达到一个阶段,才会派生出新的生产服务的需求,所以今后服务业的发展会继续加快,而且会继续带动更多的就业。

三是改革红利,主要是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等等,使更多的改革红利得到释放,尤其作为吸纳就业主渠道的个体私营经济在蓬勃发展。就三月份的数据看,全国新登记的企业30.95万户,同比增幅是相当高的,同比增长将近46%,其中新登记的私营企业29万多户,同比增长57.6%,它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这块增长了,就业自然会好一些。

四是***一直在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就业政策对于就业的促进作用也得到了更好的释放。

2.凤凰卫视记者:您刚才讲到现在的经济增速每增长一个点能够拉动就业的数是在远远增长的,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个说法,现在政府之所以还在定这个经济增速主要是考虑就业,所以今年是一千万的就业目标,推导出7.5的经济区间。按照您这样的说法每个经济增长点拉动的就业都会增加,如果要完成1000万的就业目标,是不是意味着政府可以容忍更低的经济增速?

信长星:基于现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完成既定的就业目标,实现一种比较充分的就业,把失业率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已经不需要像前些年那样非得保8,甚***两位数以上的增长。因为现在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变了,尽管今年经济增长7.5左右,但是就业的目标反而调高了,因为前几年都是定在900万,今年定在了1000万。之所以定在1000万,我个人认为,这是对今年高校毕业生继续增加,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的积极的回应,也是彰显了新一届政府的全力稳定就业、促进就业的决心。

今年我们确定就业目标的时候,与往年的考虑有所不同,以往我们都是根据经济增长速度,比如确定了百分之几,我们根据经济增长和就业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就业相应的是多少,为什么好多年都是900万,因为经济增长每年的目标是差不多的。我们今年换了一种思路,就是为了保就业,为了实现比较充分的就业目标,先考虑达到什么水平,然后再考虑经济增长,这就是总理讲的保就业是经济增长的下限这样一个思维。

我们经过测算,今年在城镇需要就业新成长劳动力是1600多万,考虑补充自然减员的岗位能解决500万人就业,要保持失业率不突破4.6%,就需要今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一千万,低于这个数的话,失业率4.6%可能就挡不住了。如果再进一步的努力,实现新增就业更多一点,那么失业率不会到4.6%,可能继续保持在目前4.1%的水平,城镇新增就业还要更多一点。所以这个目标既是比较积极的,同时也留有一定余地,因为从2011年以来,我们城镇新增就业一直在1200万人以上,2011年是1221万,2012年是1266万,去年是1310万,所以这个目标比较积极,从这几年的情况看,我们认为只要实现7.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实现这个目标还是有把握的。

3.中国青年报记者:我看到国办的文件当中提出要重点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对于就业创业这样一个新提法,咱们是怎么考虑的?文件当中提出了要实施新一轮“大学生创业***计划”,对于这个计划何时出台?有没有什么新的措施?

信长星:我觉得你的问题很好,也很重要。将创业纳入就业工作的总体布局,就业和创业并举,这确实是就业工作总格局的重要变化,这一点从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要文件中都有所体现。十八大提出新时期的重要方针,这个方针中重要的亮点是把鼓励创业写入了就业方针,以前我们有三句话:劳动自主就业、市场调解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十八大加了五个字,把“政府促进就业”扩展为“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看起来是五个字,实际上把鼓励创业纳入了就业方针。

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来要建立促进创业的新机制,并且对促进创业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这项工作也有一句很吸引人的话,叫做“以创新***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也是思路上的一个重要调整和完善。正如你刚才讲到的国办文件,去年发的是关于做好《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今年是做好《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的名称也是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就业创业并举。如果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依靠创业来带动,所以创业是就业之源,也是推动创新的一个不竭动力,因为创业不仅仅是能够实现自我就业,而且它还有倍增效应,一个人创业可以带动若干个就业。

应当说,在各类创业群体里面,大学生是一个最富有激情,也是最富有潜力的群体,一般来讲,创业有两类:一类叫生存型的,一类属于成长型的。当然,各类群体都有可能创造出成长型的企业来,但是真正最有能力、最有潜力创造成长型机会的企业的还是大学生、知识群体。但是目前我们高校毕业生创业比例跟国外比起来还是低,应当说差距本身就意味着潜力,这项工作过去一直在抓,现在更加重视。今年4月3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时就特别提出来要进一步加强创业工作,专门确定要实施新一轮的创业***计划,这已经正式写入国办的通知。

关于你关心这个文件的内容,我们目前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研究起草,已经研究确定了这个计划的初步内容,基本的考虑就是用四年的时间,也就是2014年到2017年,通过各项政策扶持和创业服务,来扶持80万以上的大学生实现创业。目前这个文件正在会签,如果进展快的话,下个星期就有可能正式出台了。

我觉得做好大学生创业工作,抛开技术层面不讲,从大的层面,我觉应该抓好三个环节:一是激发创业的激情。人的热情是需要激发的,人的潜力是需要激发的,我们不知道有多少潜力,因为没有激发,是沉睡在那里,就像我们手机一些功能没有激活一样,我就是打电话、发短信,你们有更多的玩法。一旦激发了,就像广告词讲的“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我想马云先生的创业意识没激发之前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到能做出这么大的阿里巴巴来。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大学生创业的激情没有被很好地激发出来。

我以前管过培训,在培训就业司当副司长、司长,那时候管培训的时候就主张在技工学校里面开创业就业课,他们说技工学校的学生能有几个创业?我说你别管他今天能不能创业,只要在他教育过程之中,给他植入创业的基因,让他想到有创业这件事情,没准哪天这个基因就活过来了,就能成为一个小老板。而且他参加技工学校本来就有一定的技能,他再会创业的话,很容易就能够办成。作为大学生来讲,不一定办小企业,没准哪天就办一个大企业,就出个新的阿里巴巴、比尔·盖茨,我们希望这样。

所以说,我觉得要鼓励创新、支持创业、褒奖创意、崇尚创造。创新、创业、创意、创造,就是创事业,创未来,应当营造这样一种气氛,让我们更多的大学生愿意创业,也敢于创业,这方面我们新闻媒体大有可为,你们应当多宣传这种成功创业的典型,激发我们广大学生的创业激情。

二是要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创业不仅仅是有激情就能够成功的,他还要具备基本的知识、基本的素质,这就需要加强创业教育。开展创业培训,要使我们每一名有创业意愿的学生都能够接受创业教育、创业培训,获得这方面基本的知识和能力。

三是提供创业的扶持。一方面要落实好我们已有的各项扶持政策,包括税收优惠、融资场地等等来提高他们的创业成功率。同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他们创业成功之后,要开展持续的跟踪指导和服务。我曾经去国外看过他们的创业培训,看他们怎么开展创业培训和扶持,他们是持续的扶持,而不仅仅是让他们创办企业,创办企业之后继续跟踪扶持,在提高创业率的基础上延长企业的存活期。当然,对创业的也要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对成功的要褒奖,要宣传,对失败的也要多一份宽容,没有失败怎么可能呢?既然我们讲提高成功率,必然有一定的失败率,而且失败率是不低的,不是每个创业者都能成功,但是我们要营造褒奖成功、宽容失败的氛围。

总之,我们会和有关方面共同抓好“创业***计划”的实施,更好地发挥以创新推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这样一个作用。

4.东方卫视记者:现在我们知道,经济领域都在进行调结构,从就业来说,您观察到有哪些新的变化,可以提供给未来要就业的这些大学生参考这种结构性的变化。第二个问题,国务院出了一个关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文件,从人社部来说事业单位进行改革,有没有一个时间表,难点在哪里?第三个问题,最近大庆油田职工学校毕业的学生包分配这样一个传统的方式,可能也引起了大家对国企改革的关注,所以想问一下您,在国企的人事改革方面有什么样的举措?

信长星:***个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这是一种转型中的烦恼。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我们现在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过程之中,教育是为未来培养人才的,高校的扩招、高校毕业生增加的速度,实际上是快于我们经济发展、我们的新产业提供的岗位数量的增长的,这是目前这个特定的阶段。

人的培养必然要先走一步,但是目前我们的产业结构,相当多的岗位还是低端的劳动密集型的岗位,所以跟高校毕业生需求之间产生阶段性的不匹配,应当说是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的扩张,大学生数量的增加,为我们产业转型升级做好了充足的人力资源的储备。目前一些新产业领域的新岗位也在增长,比如说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再比如说一些高新技术产业,都在增加。但是,跟高校毕业生的数量相比,还是相对不足。所以要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还是要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这是在国办刚发的文件中也提出来这样一些方向和要求。比如服务外包这一个项目现在发展都很快,我这里有个去年的数字,去年1-7月,光服务外包就新增48.2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占到67.6%,还有很多领域,就业也在增长,具体的数字要看相关的统计表。

为什么说这是转型中的烦恼呢?在这个阶段中,肯定是人的培养要先于提供的岗位,不可能说我提供了岗位,却没有足够的人才,那会产生招工的困难。我觉得不能因为现在劳动密集型产业缺的普工多,一些没有受过多少教育、缺乏技能的普通劳动力可以比较容易的在劳动密集型企业里就业,我很担心这种现象会传导到一部分劳动者,造成辍学,提前进入劳动力市场。他可能暂时很容易找工作,但是带来的问题可能比现在接受教育但暂时就不了业带来的问题还要大。我接受了高等教育,暂时就不了业,这只是阶段性的、暂时的。先就业再择业,将来产业发展、社会发展,会有适合我的岗位。而过早地中断教育,过早进入劳动力市场,但是产业转型升级之后,当他面临新一轮失业的时候,再接受新技能的能力、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就会相对弱一点,可能是个更加难以解决的群体。你关心的哪些行业供求高、哪些行业供求低,我们每个季度都会发布一个供求关系,在网站上都有,你可以检索一下。

事业单位改革的事情,这个条例已经酝酿、起草、修改、论证了非常长的时间,可以说是十年磨一剑,解决了事业单位的管理长期以来无法可依的问题。我们规范企业劳动关系,有劳动合同法,规范公务员的管理,有公务员法,但是对于111万个事业单位,我看相关材料,事业编有3153万人,这么大的群体,对他们的人事管理,长期以来是无法可依。比较完善的用人机制就没有建立起来,相关报道中也都提到这个问题。再一个问题,聘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终止等等做法不很规范。还有,这些事业单位的人员奖惩、激励保障机制都不健全,又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有些人事方面的争议处理起来也缺乏相应的依据。所以制定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就是解决有法可依的问题。

***于说时间表的问题,这个法规7月1日就施行,我们会加快制定相关的配套法规,积极地推动条例的落实,也会配合有关方面继续加快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最后你说到一个个案的问题,我是这样看的,首先这是一个个案问题,是一个企业里面的事情。第二,这个问题是属于企业招聘办法的一个调整。第三,我相信我们企业和相关方面能够妥善处理好这件事情。

5.环球时报英文版记者:想跟进一下刚刚大学生创业的问题,有没有现在就有一些特别的行业,想针对那些行业培养大学生进行创业。第二个问题,创业通常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发展起来,在转型期间,增长会不会比较慢呢?

信长星:你说的现象是对的,绝大部分的创业,是小微企业多,平均下来,一个企业能带动三五个人就业,一般的在三人左右,多一点五人、十几人的也有,平均下来也就是五人左右。其实小微企业大部分也就是几十个人。创业嘛,一开始起步肯定是小微企业。就一个企业来讲,带动的就业当然小企业比大企业小,但是因为数量众多,所以带动的整个就业总量是大的,我们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带动的就业总量是远远高于大型企业对就业总量的贡献的,因为它为数众多。只要没有限制的,都允许发展。我不太赞成看到大学生卖猪肉、卖米粉就大量宣传报道,这有什么不可以呢?劳动没有高下之分,创业也没有高下之分。我老开玩笑说,麦当劳不就是一个汉堡包就能卖到全世界,如果能把我们的拉面、我们的米粉、包子也做成连锁,不也是成功吗?不仅仅是微软是一种成功,麦当劳不也是成功嘛,肯德基也是成功嘛。

我前两天看到一个报道,北大一个大学生开个“常德牛肉米粉”,我就想去尝尝,他说过一句话,他说北京不缺我一个金融律师,但是缺一碗正宗的常德牛肉米粉。不管他这个话怎么理解,***少他创业就是找市场空缺,这才是发展空间。他也许今天卖牛肉米粉没有做大,也许他失败了,那也没有关系,他今天的经历,对他未来的发展都是有所补益的。乔布斯说过一句话,人的经历就是一串项链,你过去学过的东西,经历过的东西,看起来毫无相关,但最后人生会把它串在一起。

6.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十二五”规划中关于就业的目标如今完成得怎么样了?“十三五”规划中与就业相关的部分有没有开始进行调研或者做前期准备?预计会有什么变化?跟新型城镇化相关的部分有没有体现?因为要发展中小城镇,还有控制特大城市人口,在这些方面与就业相关的有没有什么体现?

信长星:这个问题问的很长远。***个问题,“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怎么样,我可以一句话告诉你,执行情况良好,高于预期目标。因为“十二五”规划我们年预期九百万人,这几年我们每年城镇新增就业都高于这个目标,我刚才已经罗列了这几年城镇新增就业的数据。还有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失业率,“十二五”规划的失业率是5%以内,我们这几年都远远低于这个数字。“十三五”规划以及你后面提的相关问题,现在我们还在进行前期的研究论证,还没有进入实质性的编制规划的阶段,所以相关问题还都在研究之中。

7.香港有线电视记者:最近几个月在东莞,还有上海有一些劳资纠纷,最后可能演变成一些暴力事件,想问一下,对这些劳资纠纷,你觉得最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因为好象也比较多发生,在东莞那个最近几年是比较大型的罢工事件,你觉得有什么方法可以疏导这些工人的不满,还有对于他们老板的不信任?

信长星:东莞这件事情已经基本得到妥善处理,在上个月已经公布了有关的解决方案,从5月1日起企业依法为员工足额缴费。对以前的欠费,职工本人有补缴意愿的,按实际金额相应补缴。包括公积金的问题也是这样处理的。据我了解的情况是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并根据员工意愿依法补缴。劳资纠纷现象应当说是很正常的现象,劳动关系是劳动双方之间因为利益的问题会产生一些纠纷和矛盾,基本的解决途径还是要依托当地,劳动纠纷的处理很重要,要及时调解,调解不成的就要仲裁。但是,要化解纠纷、减少纠纷,最根本的还是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也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权利,更大层面讲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劳动关系稳定,对社会和谐是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所以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有一句话,“发展和谐劳动关系”。

8.新华社记者:我这个问题非常现实,刚才您讲的米粉店的那个例子非常诱人,如果他开办米粉店失败了,谁来给他兜底?是政府呢还是他的父母?如果失败了,不但没有拉动就业,而且让他的家庭不是陷入更大的困境吗?现在创业率大概有多少?

信长星:我刚才讲过,创业必然有失败有成功,没有众多的失败,托不出成功的。我们的目标是努力提高创业的成功率,减少失败。但是,一旦失败了,就要去面对。***于如何提高成功率,减少失败,主要是提高创业的能力,正视市场的风险,要做好市场的分析、预判,也要做好一旦失败怎么面对的心理准备。我想,一个不能正确面对创业失败的创业者,应当说不是一个成熟的创业者。

创业的比例统计上来不一样,大概1%左右,但是毕业之后过几年创业的人数会高于这个数。统计数据不太一样,我也不好说就认可哪个数。一般来说,创业比例大概1%左右。

9.厦门卫视记者:您提到用创业带动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但是我们在现实当中就会看到很多,为什么大学生去选择考公务员或者找国企和事业单位就业,而放弃创业,是因为很多条件限制他们,比如说他要在北京创业的话,可能自己开个小店,但是他进不了北京的户口了,有很多现实的问题会阻挡他创业的热情。我们有没有其他的一些鼓励他们创业的措施,比如说提供贷款,另外有没有配套的条件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来鼓励他们创业呢?比如怎么解决他们落户的问题,北京很难落户,到小地方创业很容易,一个北大的毕业生是考虑进国企或者公务员落户北京,还是来创业落户北京,有很多矛盾的问题,我想是很多大学生创业当中会遇到的难题。

信长星:你说的这个问题是现实问题。我们在相关政策中其实很明确,在省会城市和省会以下城市,落户已经放开,这个话反过来就意味着北京这样的城市落户没有完全放开,而且也难以放开。北京已经太大,现在的人口规模已经超出了承受能力,所以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不得不严格控制人口的规模,创业者到其他地方创业,户口是没有问题的。相关的部分,像小额贷款,场地的安排、税收的优惠等等方面,都有一系列的扶持政策。我也建议可以到当地的创业规划园做一些走访,实地看看,听听他们的情况。我也知道,每一个创业者,即便是个成功的创业者,他也有很多艰辛的故事。创业如果是那么容易,不经历艰辛,那么一帆风顺的话,我们的创业比例肯定不是1%了,那早就很高很高了,创业必然要有付出。

10.北京电视台记者:我有三个问题请问信部长。***,国企的就业公平是大家非常关注的问题,我们知道日前国办也就国企的公平问题发文,提到国企应该公开招聘,公示拟聘人员。但是大型的国企央企一些岗位世袭的问题依然存在,类似的诸多问题,在实施的公开招聘过程中肯定会有诸多的困难,我们如何保障公开招聘?第二,大学生就业难,其中很大原因是现在的企业用人成本非常高,所以他们倾向于用熟练的工种,不用新人,所以***年就业是非常困难的,用人成本高其中包括很高比例的社保,我们***在这个方面有没有新的举措来促进大学生***年的就业?第三,现在也是很多大型的国企央企的就业门槛相对比较高,比如说只收重点大学的学生,比如说“985”、“211”,有人说这是一种公平的标准,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就业的歧视,请问信部长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信长星:实际上几个问题都跟就业公平有关。应当说,政府在反对就业歧视、促进就业公平方面,态度一直是非常鲜明的,而且一直在致力于不断地完善这方面的相关政策,努力推进这些政策的落实。比如你刚才讲到的国有企业招聘的事情,就因为我们毕业生目前比较看重国有企业,国企是许多高校毕业生比较向往的,这次国办下发的通知中,专门对国企招聘的事情作出了规定,要求国有企业招聘应届高校毕业生,除了涉密岗位之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写得非常具体,明确要求招聘人员要提前公示,要在政府网发布招聘信息,而且报名时间不能少于七天,防止你今天发布,明天就招,这样的话大家根本就没有报名时间。要求对拟招聘人员要进行公示,而且公示期不得少于七天。之所以要求公开,要求公示,其实目标就是一个,促进公平。当然这个要求尽管已经比较具体了,还是不好操作,我们现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抓紧制定落实这条要求的具体办法,争取尽快发布。

你讲到用熟练工不用新人的现象,其实这个现象挺普遍的,不仅仅是在中国有,世界各国都有。为什么说青年就业是个问题呢?相当一部分原因就是青年缺少工作的经历,缺乏职场的经验,这本身就是悖论,他没有工作过怎么能有工作经验呢?很多单位从心理倾向上讲,他当然愿意选有工作经历的,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现实问题,所以我们在积极推进就业实习、就业见习。我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里,有一条就是给离校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见习、就业实习的机会。今年国办文件里还有一句话,就是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见习,按有实际工作经验来对待,或者视同。其实我也主张,我们企业在招人用人的时候,不要这么过于苛刻,就像我刚才讲的,这是一个悖论,都要求有经验,那谁去培养他的经验呢?所以招用新毕业的人员,为他们提供见习实习的机会,让他们积累这些经验,这本身也应当是一种社会的责任。为什么在劳动合同法和相关聘用规定里都允许有个试用期呢?这本身就是给他一种见习、锻炼和适应的机会和过程。

***于讲到院校歧视问题,这个现象确实存在,也是反映比较突出的问题。实际上,我记得去年十二月份就在这里答过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不正常的现象,既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人力资源的配置。有一些岗位非得“985”吗?非得“211”吗?这是人为抬高招聘的门槛,即使招进去,也是人才的浪费。之所以产生这个现象,有它的客观原因,因为劳动力供大于求,部分企业就人为抬高门槛,这也反映出一部分用人单位的法律意识还比较淡薄,因为我们有明确规定,不得设立院校歧视。同时也反映出我们相关政策不完善,执行的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们会和相关部门一道,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包括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市场中的用人单位包括职业中介的招聘活动,落实好相关政策的规定。

11.中国日报记者:请问信部长,目前中国对外劳务派遣还是以农民工为主的比较低端的为主,现在随着中国人出境游和中国企业“走出去”的趋势越来越多,大学生海外就业是不是为今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了一个思路?在鼓励学生海外就业方面,人社部有没有一些设想和规划,目前去海外就业的大学生大概是什么样的水平?

信长星:我手头没有这方面的具体数据,我建议这方面的问题可以跟商务部有关方面联系,然后作进一步采访和了解,因为这项工作是商务部具体负责。

上一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表彰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2014-2016年度优质服务窗口的决定
下一篇:云南省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大功个人和集体简要事迹(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奖金)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