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推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新举措(西青区推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新举措有哪些)

admin 527 2022-10-04


西青区推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新举措(西青区推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新举措有哪些)

从西青区人力社保局了解到,上半年,该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人力社保工作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西青实际,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服务方式不断优化,政策措施日趋完善,就业、社会保障工作取得长足发展,职工群众不断得到新的更多实惠。 一、实施“四个首创”,大力促进就业 一是首创“24小时求职公寓”,着力解决企业用工需求。面对辖区部分企业“招工难”的现象,西青区人力社保局本着“带着感情抓就业”的理念,及时调查摸底,掌握企业用工缺口,在西青开发区建立了“24小时求职公寓”,求职者登记即可享受免费吃住、免费职业介绍、免费职业指导、免费职业培训,营造了更加有序、规范、公平的就业环境,已有近万名求职者通过这一平台实现就业。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天津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24小时求职公寓”均做了专题报道,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反响。 二是首创校企联盟新模式,为企业发展输送技能人才。按照“政府主导、就业协会推动”的工作思路,西青区在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建立了就业培训基地,开展联合办学,联盟学校的毕业生在最后一年到定向招工企业实习,既为学生减免在学期间学费,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也为企业输送了急需技能人才,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目前已为加快转型升级定向企业西青开发区优爱特、帝科尤爱乐、大和电器等17家输送3422人。 三是首创“区聘镇管村用”的村级信息员队伍,进一步完善基层就业服务平台。西青区以信息员队伍建设作为突破口,把村级信息平台建设作为人力资源数据动态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来抓,首创“区聘镇管村用”模式。区、街(镇)两级共同筹资,选聘了160名35周岁以下、懂电脑、学历高的信息员。信息员队伍平均年龄由43岁降低到29岁,大专以上学历由原来的20%提高到现在的90%。同时,加大对信息员的培训力度,实现了村级信息员由兼职向专职的过渡,从源头上做实全区就业状况、保险缴纳、合同签订等数据,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科学决策提供详实数据。 四是首创本地劳动力和外来劳动力平等就业服务平台,有效提升公共就业管理水平。结合外来人口主要集中在开发区及周边地区的实际,西青区创新管理模式、健全服务载体,整合开发区的人力社保公共服务资源,投资70万元,将区劳动力培训中心约350㎡的实训车间改建为24小时求职大厅,安装滚动电子大屏幕,配备空调、暖气等设施,采取就业合作协会管理,以交纳信誉保障金的形式,吸纳有人力资源输送能力的中介机构,天天举办招聘,为企业搭建招聘平台,为求职者提供就业服务,既有效地遏制“黑职介”的生存土壤和空间,又营造更加规范、高效、有序的就业环境。 二、推行“三个率先”,着力提升保障水平 一是率先降低享受城居养老保险补贴人员年龄,努力扩大参保覆盖面。为实现农民养老补贴制度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平稳过渡,2009年,西青区出台了“凡年满60周岁且缴足15年保险费用的农民,给予5000元补贴”的惠民政策,2011年,又对享受该政策的人员年龄进行调整,由原来的60周岁降低到45周岁,通过采取入户宣传、上门服务等方式推动符合条件人员参保,目前已有4008名农民享受区养老保险补贴政策。 二是率先推行大病大额救助,有效解决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2010年,西青区在新农合并轨到城居医保的同时,为确保农民待遇不减、报销比例不降,出台了“600万元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大额救助”政策,今年初,西青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又出台大额救助管理办法补充规定,将报销封顶线由原来的25万元提高到30万元,报销范围由原来最低档次扩大到三个档次,救助人群由原来最低档次人群延伸到参保人群,目前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31.06万人,参保率达100%,大额救助45人次,救助金额122万元。 三是率先提高参保缴费档次,让区发展成果惠及老年农民。为进一步防范老年农民患病风险,辖区内60周岁以上老年农民,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由原来的240元参保缴费档次提高到最高580元参保缴费档次,平均报销比例由原来的55%提高到65%,增加了10个百分点,目前参保已达35089人,参保率达100%,有效提高老年农民的医疗待遇水平。

上一篇:本市城乡居民如何享受基本养老保障
下一篇: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实施技能提升补贴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