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社局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天津市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admin 661 2022-11-01


市人社局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天津市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为做好工伤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切实维护用人单位和工伤职工合法权益,按照***和本市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起草了《天津市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为充分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现面向全市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人士和有关单位提出意见建议。并与2019年9月16日***9月23日期间发***制定邮箱。

特此通知。

附件:天津市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

(天津市人社局官网:http://hrss.tj.gov.cn/ 邮箱:gsbxc@126.com)

天津市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实施办法

(征求意见稿)

***章 总 则

***条 为规范本市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维护用人单位及工伤职工合法权益,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天津市工伤保险若干规定》和《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管辖实行“认定鉴定相一致”原则,由做出工伤认定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所在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

第三条 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以下简称伤残等级鉴定)结论不服的再次鉴定。工伤职工或用人单位对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的延长停工留薪期确认、配置辅助器具确认、旧伤复发确认、伤与非伤界定、职业康复确认、工伤职工供养亲属丧失劳动能力鉴定不服的,由各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参照再次鉴定有关规定另行组织专家进行鉴定,其结论为最终结论。

第四条 区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已做出工伤认定决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鉴定申请时,用人单位注册地已发生变更的,初次伤残等级鉴定仍由原做出工伤认定的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责。

第五条 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之间因管辖发生争议,经协商不成的,由最先接到申请的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自接到申请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书面提出指定管辖申请。市人力社保行政部门自接到该申请5个工作日内做出指定管辖决定。申请指定管辖耽误的时限不计入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时限。

第二章 申 请

第六条 涉及工伤(工亡)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应由用人单位提出。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鉴定的,工伤职工本人或者其近亲属可直接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符合受理条件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受理。

第七条 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能力鉴定事项时,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鉴定申请。

(一)伤残等级鉴定。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应当60内提出鉴定申请。因特殊情况无法在60日内提出申请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同意后,可适当延长申请时限。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治愈,在停工留薪期满之前申请伤残等级鉴定的,需工伤职工和用人单位共同提出鉴定申请并说明原因。

(二)停工留薪期争议确认。用人单位拒不确认停工留薪期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可以在取得工伤认定决定书后提出争议确认申请;用人单位对工伤职工申请延长停工留薪期有异议的,应当在接到工伤职工申请后7个工作日内提出争议确认申请。

(三)延长停工留薪期确认。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满12个月后,因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不能恢复工作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应当在期满前7个工作日内提出延长停工留薪期的申请。

(四)配置辅助器具确认。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业需要,需要配置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的,应当提出辅助器具配置申请。

(五)旧伤复发确认。职工在军队服役期间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退役安置到用人单位后原有伤情复发的,或者工伤职工伤情已治愈一段时间且经过伤残等级鉴定后,原有伤情复发的,可提出旧伤复发鉴定申请。

(六)伤与非伤界定。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在工伤认定工作中对申请人提交的诊断结论,难以判断是否属于该起事故伤害直接所致时,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向所在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伤与非伤的界定,申请人应当按照人力社保行政部门要求及时提出伤与非伤鉴定申请。

(七)工亡职工供养亲属丧失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因工死亡后,其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供养亲属,可以申请供养亲属丧失劳动能力鉴定。

(八)职业康复确认。按照我市工伤康复管理有关规定,工伤职工符合职业康复的条件并有意愿进行职业康复的,可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职业康复鉴定。

第八条 再次鉴定、复查鉴定和委托鉴定的有关规定:

(一)工伤职工或者用人单位对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出的初次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依据管辖原则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二)自伤残等级鉴定结论做出之日起一年后,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所在单位或者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认为伤残情况发生变化的,可以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复查鉴定。

(三)劳动仲裁、监察部门,属地人民法院以及其它省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处理与工伤有关的案件时,如需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作为案件处理的依据,可以向同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委托鉴定申请。

第九条 申请人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

(二)被鉴定人近期一寸免冠彩照;

(三)被鉴定人有效的医学诊断证明(职业病诊断或鉴定证明)、门诊病历、住院病历、主要检查检验报告等医学材料;

(四)法规、政策规定或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要求提供的其他资料;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当分别提交相应的证明材料:

1、申请停工留薪期争议确认、延长停工留薪期和伤残等级鉴定的,应当提供《停工留薪期确定通知书》或《延长停工留薪期确定通知书》和《延长停工留薪期申请回执单》。

2、革命伤残军人旧伤复发申请鉴定的,应提供《评定伤残等级审批表》。

3、申请人为被鉴定人的近亲属或者申请工亡职工供养亲属丧失劳动能力鉴定的,应提供亲属关系证明。

4、申请伤与非伤界定的应当提供人力社保行政部门出具的伤与非伤鉴定通知书和事故经过说明。

5、申请伤残等级再次鉴定的还应提供结论通知书原件和伤残证原件。

第三章 受 理

第十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收到的申请材料应当进行审核,符合条件的予以受理,不符合条件的不予受理,并出具相应文书。

第十一条 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完整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受理。申请材料不完整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一次性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补正时限一般不超过15天,遇有特殊情况的,经同意可适当延长补正材料时限。申请人逾期不补正或者补正后仍不符合受理要求的,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做出不予受理决定,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申请人补正材料的时间不计算在劳动能力鉴定或确认的工作时限内。

第十二条 申请人拒不向有管辖权的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或应当由外省市劳动能力鉴定部门管辖的案件,应当向申请人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并说明理由。

第四章 鉴 定

第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按照***有关部门发布的劳动能力鉴定标准执行。

第十四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鉴定材料后,应根据不同鉴定种类及医学所属科别对材料进行分类、登记和编号。分类原则上按照骨科、神经内外科、眼科、五官科、普外科、职业病科等常见医学科别进行分类。

第十五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根据被鉴定人申请鉴定的类型及所受伤害的医学科别,按照鉴定工作安排从鉴定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者5名相关医学专家组成鉴定专家组,同时确定一名主鉴专家。

第十六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明确鉴定时间、地点后,应及时通知专家组成员、用人单位、被鉴定人到现场参加鉴定。组织劳动能力鉴定的工作人员应当对工伤职工的身份进行核实。

第十七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安排医学专家组对工伤职工逐人进行鉴定。鉴定专家组应对被鉴定人的鉴定资料共同进行审查,并由主鉴专家负责询问伤病情况及开展相应的临床检查,经专家组研究后,依据***标准,提出鉴定意见,专家组的全体专家签名。专家意见不一致时,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确定专家组的鉴定意见。

必要时,专家组可以指定被鉴定人到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诊断,检查时间不计算在劳动能力鉴定时限内。

第十八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受理鉴定申请材料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因伤情复杂、涉及医疗卫生专业较多、入户鉴定或有其它特殊情况的,做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第十九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出具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鉴定结论书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基本情况。主要包括用人单位名称及工伤职工个人基本信息、所受全部伤情的简要介绍及查体情况、鉴定依据等。

(二)鉴定结论。根据不同的鉴定类型,鉴定结论应明确以下相应的内容:

1、伤残等级鉴定应明确伤残级别,符合享受护理条件的,应同时明确护理等级。

2、延长停工留薪期争议确认和超过12个月的延长停工留薪期确认的,应明确是否同意延长停工留薪期,同意延长的应注明延长时限和起止日期。

3、辅助器具配置确认应明确是否同意配置,同意配置的应明确辅助器具的名称和定点配置机构名称、联系电话。

4、旧伤复发确认应明确是否属于旧伤复发,如属于旧伤复发确需治疗的,应同时明确停工留薪期的时限和起止日期。

5、伤与非伤界定鉴定应明确所申请的伤情是否与所受事故伤害有关。

6、供养亲属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应包含是否丧失劳动能力及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

7、职业康复鉴定结论书应明确是否同意进行职业康复,如同意的还应明确职业康复的时限。

(三)权利告知。初次和复查鉴定结论应明确申请再次鉴定的时限和部门。

第二十条 被鉴定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次鉴定终止:

(一)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受理鉴定材料后,在规定时间内安排鉴定,被鉴定人三次无正当理由不参加鉴定,且未提前说明原因的,劳鉴会在受理材料满60天后,将材料退回申请人,当次鉴定终止。

(二)被鉴定人拒不按照专家组要求到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诊断的,当次鉴定终止。

第二十一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工作人员或者参加鉴定的专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

(一)是被鉴定人或用人单位法定代表人的近亲属,或者与被鉴定人或用人单位有直接利害关系;

(二)是工伤职工的经治医生;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回避的情形。

第五章 送 达

第二十二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依据本规程做出的相关文书,应自作出之日起20日内送达相关当事人。

第二十三条 劳动能力鉴定相关文书的送达方式参照民事法律有关送达的规定执行。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优先采取直接送达、邮寄送达、留置送达、转交送达等方式,并制作送达回证和结论通知书。当事人收到相关文书后,应当填写送达回证并如期交回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采取其他方式不能送达的,可以进行公告送达,公告送达可以通过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进行公告。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视为送达。公告送达应当在案卷中记录原因和经过,并将送达原始凭证放入鉴定档案。

第二十四条 申请人在申请工伤劳动鉴定时,应当进行送达地址确认,按要求如实提供准确地址并填写《送达地址确认书》。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五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劳动能力鉴定结束后,应建立完整的鉴定档案。鉴定档案的建立、整理、归档及保存等事项根据《关于印发<天津市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津人社局发〔2018〕275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劳动能力鉴定工作实行信息化管理,相关业务操作全部纳入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金保二期系统。操作权限管理实行实名制,操作权限应与工作岗位、工作职责相匹配。

第二十七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建立日常统计台账,保证统计数字与信息系统、档案情况相一致。统计信息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报送。

第二十八条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及其工作人员对劳动能力鉴定涉及的秘密和个人隐私应当保密。

第二十九条 本规程自2019年11月1日起执行。《天津市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操作规程》(津人社局发〔2012〕58号)同时废止。

上一篇:员工福利设计如何创新?员工福利设计厂商推荐
下一篇:年关临近又闹“保姆荒” 天津家政人员缺口7万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