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保个人网上服务平台(社保个人网上服务)
554
2022-11-16
数百万打工者奔向“上海梦”
.h1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22pt; MARGIN: 17pt 0cm 16.5pt; LINE-HEIGHT: 240%; TEXT-ALIGN: justify}.h2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h3 { FONT-WEIGHT: bold; 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6pt; MARGIN: 13pt 0cm; LINE-HEIGHT: 173%; TEXT-ALIGN: justify}DIV.union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DIV.union TD { 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8px}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的外出务工者中选择到长江三角洲的比例为16%。与此同时,上海市职业介绍中心发布了2006年求职新地图,预测今年上海发布的招聘岗位将比去年增加近18万个。早报记者获悉,近年由于“长三角”经济发展迅速,且用工单位在工资标准、工作环境、福利待遇、保护制度等方面进入全国中上等水平,吸引了大量务工者向上海和杭州、宁波等地区转移。上海铁路部门介绍,据来自全国四大外出务工者集散地的安徽阜阳、四川达州的客流分析,继去年之后,前往沪杭甬地区的打工客流再次上扬,而往广州方向的打工客流则小幅下降。外来打工者的“上海梦” 2月12日下午,元宵节,上海天气晴朗。火车站南广场出站口,随着一列列从合肥、南昌和成都等地开来的火车进站,一波波人流手提肩扛着大包小包涌了出来。 来自河南的小周也挤在这人流中,这是他***次来上海“闯闯看”。刚下火车的他眼神里有疲惫和不安,但更多的是兴奋和信心,“我的一些老乡在这里打了好多年工,回家娶了媳妇盖了房子呢。” 来自安徽滁州的藤师傅也是***次来上海打工,他们一行15人在来上海之前,已由人介绍在郊区一建筑工地找到工作。四十多岁的藤师傅脸上洋溢着幸福,他希望新年能有好收获。打工客流涌入沪杭甬 上海铁路部门的统计显示,截***目前,阜阳车务段2006年春运发送旅客159万人,往上海方向有59.5万人,占整个客流近四成,同比增长1.8万人,增幅3.1%;往杭甬方向29.8万人,同比增长4万人,增幅15.5%,占总发送量的18.7%;往广州方向27万人,同比减少0.2万人,下降0.8%。 四川达州火车站也是外出务工人员出外打工乘车的大站。据了解,达州地区今年春节后到北京和上海方向的农民工人数分别比去年增长17.2%和50.6%。 交通部体改法规司宣传处的李占川介绍,初七之后的外出务工者客流流向主要从河南、四川、安徽等省市向长三角、珠三角流动。机会多、工资高、保障好 据专家分析,越来越多的外来务工者进入长三角是多种因素作用下的结果。长三角地区经济日趋发达,用人需求和工资水平均在增长,都对打工者形成很大吸引力。而且,更重要的是,长三角地区在对外来务工人员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制度、措施日益完善。此外,上海世博会等重点工程的开工为上海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吸引了很多打工者前往。 不少打工者对于上海的工作时间和保障措施都感到较为满意。一位打工者说:“在上海 一般不用加很长时间的班,而且不少企业还为外来工买了综合保险。” 据了解,上海自2002年9月起,在全国率先实施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制度,努力使外来务工者都能进入社会保障体系,享受基本的养老、医疗、工伤等保险待遇。 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统计数据显示,上海市外来从业人员参加综合保险的覆盖面逐年扩大:2002年,全市30.3万名外来从业人员参加了综合保险,而到2005年底外来从业人员综合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47.7万人。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