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群众创造伟力 书写中原出彩篇章 ——河南省人社扶贫工作纪实

admin 465 2022-12-16


发挥群众创造伟力 书写中原出彩篇章 ——河南省人社扶贫工作纪实

这里是中华腹地,这里是华夏源头。从大别山下到黄河之滨,从豫西深山到豫东平原,时下,中原大地的山川田野间,集中总攻的号角响彻每一个角落,脱贫攻坚的恢弘诗篇已然写就,奔赴小康的生动画卷正徐徐展开。

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河南成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2020年2月28日,河南最后一批***贫困县正式宣布脱贫,53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清零;651.1万贫困人口甩掉贫困帽;9484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年底的8.79%,下降到2019年底的0.41%……在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场,河南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就业是脱贫攻坚治本之策。拔掉贫困人口穷根,重在帮助贫困人口就业。河南人社系统围绕中原更加出彩目标要求,坚持志智双扶,激发内生动力,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返乡创业,全力打好就业创业扶贫这场硬仗。”河南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世伟说。

精准

——聚焦就业发力敢打脱贫硬仗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和劳务输出大省。河南省人社系统优化政策措施,推进就业扶贫,始终坚持劳务协作输出就业、就地就近吸纳就业、居家灵活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等多种途径扩大就业,注重发挥省就业创业扶贫硬仗指挥部成员单位的作用,强化推进措施,层层压实责任。

“走,打工去!”今年3月,在平顶山市人社局等多部门努力下,700多名群众乘上“专属”列车,顺利踏上外出务工的征程。今年疫情期间,为促进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河南省人社部门与浙江、广东、江苏、上海等省市建立省际劳务协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实施输出有组织、健康有监测、承运有防护、送达有交接、全程可追溯的“四有一可”工作模式,采取包车、包机、包专列等方式,开展“点对点”输送服务,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截***9月14日,河南省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已达195.07万人。

平顶山市雅韵服饰车间里,52岁的脱贫人员张疾亮正在和同事兴奋地聊着天:“我腿脚不便,家庭负担又重,这下好了,俺在家门口就能上班挣钱!”“是呀,这下俺不用外出打工也能脱贫致富啦!”

“通过政策和资金支持,我们努力把更多企业引进来,为更多贫困群众创造就业机会,以就业助脱贫,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平顶山市人社局副局长徐忠洲说。

怎样才能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实现足不出户,就地脱贫致富?河南人社系统在就地就近就业扶贫上做足了文章。针对贫困劳动力,河南实施包括优先组织就地就近就业等在内的“七个优先”政策,开展“就业扶贫百日攻坚”行动,确保每一个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紧盯14万脱贫监测户、21万边缘户,对存在失业或就业不稳定的确保及时帮扶上岗,对贫困人口超过5000人的20个重点县和52个未脱贫村采取“省厅盯县、市局盯乡、县局盯村”,实行“月报告、月督查”制度,帮助就业困难的贫困劳动力及时上岗就业。

一大清早,脱贫人员赵路琴出了门,准备去收集鲁山县最新的就业岗位信息。去年,她被聘为社保协管员。“这下既能顾家又能挣钱,我一定会好好干。”得到这份工作,赵路琴格外高兴。

赵路琴家以前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丈夫10年前下肢高位截肢,两个儿子正在读书,一个人得撑起一个家。想打工又出不去,不打工又没钱养家。镇社保所的工作人员为赵路琴家申请5万元小额担保贷款,她家在村里开起了小卖部,她的丈夫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很快,社保所又为赵路琴落实了社保协管员的公益性岗位。

河南人社系统坚持把开发公益性岗位作为帮助贫困人口就业增收的最后一道防线。今年4月,河南省人社厅联合财政厅出台《河南省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实行“三个突破”,即:拓展公益性岗位帮扶人员年龄上限,延长公益性岗位实施期限,解决安置人员工伤保险问题。截***今年9月底,全省公益性岗位兜底安置贫困劳动力67.44万人。

驱动

——狠抓创业带贫激发内生动力

金秋时节,迎面吹来的秋风飘荡着丰收的喜悦,人们的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灿烂的笑容映衬着绚丽的秋色,美好的秋色更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社旗县兴隆镇,金构农牧股份有限公司的构树产业园中,数十名群众正在田间忙碌,整地、栽苗、浇水。遥望产业园,秋收后田野里的点点绿意,焕发出勃勃生机。

忙着给构树浇水的申付瑞大娘乐呵呵地说:“既是饲料、造纸原料,根茎叶果还可入药。没想到构树有这么多好处,这就是‘摇钱树’啊!我们岁数大了,出去打工是干不动了。到基地打零工,***工资60元,大家都抢着来!”

“摇钱树有了,咋让钱落到贫困人员口袋里?”公司负责人周黎谈道,“2016年创办的产业园现在已经形成了‘林、料、畜’一体化全生态畜牧产业链项目,通过‘转移就业+流转土地+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带动周边9村、531个贫困户稳定增收。”

社旗县是南阳市“两山一岗一库区”贫困地区的“东大岗”区域,土地贫瘠、水资源缺乏成为阻碍贫困群众发展的突出难题。曾几何时,贫穷是这块土地上长期以来笼罩在百姓头上的阴影。当地人纷纷逃离这块土地,奔赴全国各地打拼。如今,这一切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为发挥创业带贫效应,河南出台支持返乡下乡创业“14条”措施,成立“农民工返乡创业投资基金”,认定100家返乡创业助力脱贫攻坚***项目,通过“三轮驱动”(政策推动、园区带动、项目驱动),鼓励更多农民工、大学生、企业家、退伍军人返乡创业,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把资金和技术带回这片中原大地,返乡创业人员已经成为河南省脱贫攻坚的一支“生力军”。

走进社旗县郝寨镇文鑫花业的车间,仿真花的加工机床有序排列着,工人们按部就班、各司其职,一派繁忙的景象。返乡创业青年李富文创办的文鑫花业通过“加盟创业+培训就业+在家组装”三种形式,吸收了周围群众就业235人,在家组装2300人,已有257户、630人通过散户加工脱贫致富。

“公司负责免费技术指导,工人领取仿真花配件后,在家里就组装加工。俺不仅通过加盟办厂当上老板,脱贫致富,也有了帮助贫困群众的能力。”王磊3年前还是贫困人员,当时在公司支持下定制3台机器,当年收入就达到4.5万元,实现脱贫;这两年又扩大生产规模,现有机器设备12台,年收入达15万元,已带动10户、37名贫困人口就业,年人均增收3000元。

金构农牧和文鑫花业是河南省大力发展创业扶贫的缩影。遍地开花的扶贫车间、产业基地为河南省创业扶贫提供了坚实的堡垒,也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2020年8月底,河南全省返乡下乡创业人员达162.72万人,累计带动就业960.15万人,其中带动贫困劳动力就业62.41万人。

致富

——开展“智志双扶”“豫见”美好幸福

在厦门街头,如果叫辆出租车,司机有一半可能是河南西华县人。“西华的哥”已经成了一个品牌。除了“西华的哥”,近年来,河南打造了“林州建筑”“长垣厨师”“鄢陵花工”等几十个全国***劳务品牌。一张张“劳务***”的铸就,正是近年来河南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探索创新的成果。针对全省劳动力职业技能偏低、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河南省通过全民技能振兴工程,实现了劳动力资源的再挖掘,为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前穷就是吃了没有技术的亏,现在机会多好,只要肯学肯干,有了一技之长,不但能脱贫,还能带领大伙过好日子。”内黄县东石盘村邵章锋深有感触,通过培训他学会了温棚瓜菜种植技术,走上了致富路。

“乡里组织到山东寿光学习,又专门请来蔬菜种植专家到村里培训,传授大棚的搭建和瓜菜种植经验。2018年,乡里还帮我申请了小额担保贷款5万元发展大棚。今年,两季甜瓜都卖完了,西红柿第二季也在销售。估计今年能挣8万元***10万元。我的大棚还带动了村里5户贫困户脱贫致富。”邵章锋谈起自己的脱贫经。微风拂过蔬菜大棚,6亩西红柿相继成熟,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搬运、装车,一派繁忙而喜悦的景象。

“把技能培训的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大大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教学实用性。要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激发脱贫的信心和主动性,从深处拔掉‘穷根’。”安阳市人社局副局长王继馗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河南人社系统积极开展“菜单式”“点单式”培训,开展“智志双扶”,联手各级培训机构,对贫困群众开展面对面、点对点的技能培训与服务,推动技能帮扶进村到户入田,有效提升了培训的互动性和实效性。河南人社系统还遴选推出84家优质线上免费培训平台提供24小时线上培训服务,组织全省95家技工院校、1285家民办职业培训机构与9536个贫困村开展“一对一”技能扶贫。截***8月底,全省累计免费培训贫困劳动力178.69万人。技能提升使他们获得更稳定的工作,更高的收入。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但追求美好生活靠的是一样--奋斗。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河南人民靠勤劳拔掉穷根,靠创造脱贫致富,让古老的中原大地重新绽放绚烂光彩。在这片中原大地上,越来越多的人***尝着小康梦圆的幸福。

上一篇:南阳市工信委着力推进民营工业企业发展
下一篇: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15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