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稳就业 夯实民生之本

admin 368 2022-12-29


安阳:稳就业 夯实民生之本

编者按

市政府召开的***百二十四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安阳市稳就业政策措施三十条》《安阳市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试行)》,同时,减免房租、减税降费、特困行业可以缓交企业社保等举措接连发布,助企纾困,也是在促进就业。除了政策上的帮扶,促就业还有很多办法。今天的时评我们一起聊一聊稳就业的话题。

拓宽铺实就业路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应对疫情冲击,就业如何突围?笔者以为,要通过保市场主体、帮扶重点群体、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等举措为就业铺路搭桥。

稳就业要稳市场主体。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是经济运行的基本单位,是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保市场主体就是保就业、保民生。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下,要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就要把握“输血”和“造血”之间的平衡。对市场主体“输血”就是要给予特定行业或企业以特定的救助,比如减税降费、减免房租、特困行业申请缓交企业社保等。这些优惠政策在短时间内对市场主体有很大的帮助。

今年年初以来,安阳市已为644户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且受疫情影响不能正常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减免房租1505万元。1月***4月,安阳市为纳税人退税21.4亿元,并通过银税互动帮助3181户中小微企业获得贷款19.24亿元,助企纾困政策效应初步显现。短期来看,“输血”能够暂缓市场主体的压力。可要激发企业的活力,需要加强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通过持续深入地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营造更适宜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提升企业走出经营困境、实现更好发展的能力。

稳就业要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关键是拓宽就业渠道。一方面要落实好各项促就业政策。6月8日,市政府召开的***百二十四次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安阳市稳就业政策措施三十条》。我们要按照条例把对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措施落实落细,送政策进学校、进乡村,通过“直播带岗”扩大知晓率,为更多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要根据地方产业发展,加速产业提质升级,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比如一个乡村发展采摘业,与之相关的农产品加工、农家乐、休闲旅游等产业也能随之发展,可以为当地的农民提供更多机遇,重要的是要加以正确引导。同时,要营造宽松的就业创业环境,让更多人能够通过自主创业增加收入。

稳就业,着眼当前也要兼顾长远。当下要落实落细各项促就业政策,从长远来说,提升职业技能是稳就业的重点。从一些企业的招聘信息来看,制造业尤其是一些技术密集型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所以,我们要借助“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多开展行业技能培训,组织重点群体参加技能培训,通过培训让更多人拥有一技之长,能够持证上岗或自主创业,让更多人才在各自的领域施展才华。

充分释放创业活力

据本报报道,今年,安阳市将进一步加大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支持力度,对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实行财政全额贴息,除中央补助外,由省与市、县按照1∶1的比例负担。此项举措一方面有效解决了创业人员融资难的问题,为创业人员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助力新产业、新经济蓬勃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收入稳、民生稳。近年,安阳市出台一系列稳就业举措,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笔者看来,稳就业除了提供贷款担保、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岗位供给等支持外,还应激发劳动者的内生动力,鼓励、支持有能力的劳动者转变观念,以创业带动就业,有效促进多渠道就业。

要发挥创业者的主导作用,就要尊重创业者多元化的选择,给他们更多支持和包容。如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劳动者的就业观念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不少有能力、有精力的“斜杠青年”尝试去开拓新天地,他们更愿意发挥自身优势为社会作出贡献。还有不少博士、硕士不愿在城里朝九晚五,而是选择回乡创业,致力成为“新农人”,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在返乡、下乡创业的热潮中,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选择更多元、价值实现途径更多样,在广阔的乡村大地挥洒汗水、贡献智慧。

以创业带就业,不仅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而且也成为解决就业的强有力引擎。在当下经济结构调整、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新产业、新业态层出不穷,为创业者带来更多机遇。鼓励一部分劳动者积极投身创业大军,是缓解就业压力、拓宽就业渠道的好方法,从长远来说,也能根据当前问题进行结构性调整,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然,创业不是轻而易举就能成功的,期间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挑战。前期,如何寻找定位、打开局面、突破瓶颈;后期,如何应对风险、失败后损失挽回等,这些都是需要进行全面而细致地思考。走好创业这条路,需要创业者敢闯敢拼、不懈奋斗,攻坚克难、勇毅前行,也离不开整个社会的保驾护航。相关部门要深化“放管服”改革,为创业者提供贴心、暖心的服务,积极培育创业创新公共平台,在全社会营造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蔚然成风。

发挥灵活就业“蓄水池”作用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网络零售、移动出行、互联网医疗、在线娱乐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创造出很多像网红主播、UP主等新职业。这些新职业成为劳动者就业的新选择,吸纳了更多人就业。

稳就业不光要稳住存量,更要拓展增量,特别要善于从新业态、新模式中挖掘就业潜力。比如由数字经济、平台经济等催生的新职业就不断让就业“蓄水池”扩容,广东深圳挖掘团餐潜力市场,建成了名为“摊上小市”的云厨联盟。这个餐饮创业新平台让专业厨师变身合伙人,实现就业创业“一锅炒”。以往有美团,如今有“摊上小市”,将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类似的平台。当平台经济与新创业形态互相成就,便会成为稳就业、保就业的重要抓手之一。

《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2)》指出,2021年,在线外卖收入占全国餐饮业收入比重约为21.4%;网约车客运量占出租车总客运量的比重约为31.9%。不难看出,共享经济发展的背后是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这就需要更多从业者融入行业。因此,平台企业应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相关用工保障制度。相关部门要关注“云招聘”及线上用工平台的建设等,将用工信息及时发布出去,实现精准对接;也应鼓励有能力、有想法的企业抓住机遇,发展新的商业模式,扩容提质促就业。

如今,人们的就业观念正朝多元化、包容性方向发展,灵活就业逐渐成为求职者和创业者的职业选择之一。今年年初,***统计局公布,我国灵活就业人口已达到2亿,占全国劳动总量8.9亿人的22%。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随着“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工作的推进,我市为符合条件且有意愿的人员提供技能培训,为他们从业、就业赋能;多地放开了工伤保险购买权,为灵活就业者撑起了制度“保障伞”;山东省潍坊市潍城区总工会推出“扫码入会”活动,吸引大批灵活就业人员加入组织。政策的不断完善有助于保障灵活就业人员的切身利益,也传递出更多民生温度。

新职业打开了青年成长的新空间,让更多人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能够实现社会价值,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个人力量。年轻人要找准目标,勇于尝试,推开一扇新的大门,也许就进入了一个造梦空间。

上一篇:开封创建城乡社区党建综合服务体新模式综述
下一篇:三门峡:人民群众更加安居乐业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