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svg

    销售咨询

    400-098-7766

  • 2.svg

    薪税社保服务

    400-108-8080

  • 3.svg

    体检保险福利

    400-060-9891

  • 4.svg

    质量监督

    400-666-8686

易才集团李浩:创业新生代的激情与理性

2009-11-13 23:21:00

  相较于中生代创业者化蛹成蝶般的蜕变,年仅30岁就打造出全国规模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外包公司的李浩,他的成功显得有些“轻而易举”。大学时代恰逢中国第一批大学生创业的激情漩涡开始涌动,尚未毕业李浩已经赤手空拳酿就了几件引以为傲的“大手笔”,参与启航学校的创建、大规模引进校园招聘、出版推销教育图书,现在大学校园里如火如荼开展的活动项目,在李浩眼里,留下更多的是创业初期青涩的盲动和激情。
 
  创业失败会磨掉你的焦躁、冲动
 
  从瞄准人力资源服务外包行业那一刻起,李浩的战略定位就异常清晰,正如公司的名字“易才”,他定位于构建企业和人才的桥梁,并在发展中逐步制定了3个“五年”计划,第一个5年计划就是从“零”起步,做到行业的领先者;第二个5年,是从行业的领先者,做到行业的领导者;第三个5年即成为中国有影响力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标杆性企业。如今第一个5年计划已经圆满完成,李浩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国内同行业公司30年才能完成的目标。
  谈及这些,李浩的语气显得异常平和,他说,在大学时代他早已经历“创业——失败,失败——创业……循环往复,寻找到好的创业模式、新的创业机会”的历练,如今无论从内心准备还是业务运营,都日趋平和稳定。
  对于失败的总结,李浩认为那是他人生和创业历程的一份厚礼:“大学时代创业失败有很多好处,它会磨掉你的焦躁、冲动,创业需要激情,持续的激情尤其重要,但是不能冲动。”
 
  每个行业都需要拓荒者
 
  距离世纪之交的那次大学生创业浪潮10年后的今天,大学生又一次被推向创业的潮头浪尖,一个个“创业英雄”、“创业范本”应运而生。对此,作为“过来人”的李浩显得尤为平静:“如果说我们那时候是‘主动创业’,现在的年轻人创业更多的带有‘被动’的成分,因为大学生就业难,但是创业机遇很多,挑战也更大。”
  李浩说:“现在创业,无论从政府还是市场环境都很开放,首先政策上支持,另外,只要有好资源好项目,就会有人投资。而且现在能学到很多创业知识、创业案例,这是机遇,挑战是竞争太激烈,如果想成功,竞争力要很强。”
  创业是一个永久的话题,每个怀揣创业梦想的大学生都在思索着怎样才能用自己现有的知识换取足够的财富,从而实现资本与市场的完美对接。李浩对此有着自己的看法:“我觉得每个领域都有创业机会,无论传统行业还是新兴行业。说实话,能够成为一个大行业的机会是很少的,但是每个行业又都需要思想上的拓荒者,我有幸成为其中一员。”
  对于那些一创业就雄心勃勃立志成为第二个“比尔·盖茨”的人,李浩认为这是对创业的误解。“创业,培养的是一种实践和创新能力,创业是一种手段,这是基础性的,但不一定就是开公司做很大的业务,也许就是一个很小的项目。”
  李浩说,真正杰出的创业,培养的是一种创新能力,培养差异化的就业能力。
 
  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是一个整体
 
  目前,企业竞争越来越遵循一个新的包含企业社会责任因素在内的竞争规则。在李浩看来,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承担社会责任是一个整体,二者并不相悖。“易才集团是提供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企业,可以说,解决就业、帮助企业协调劳动关系等等就是我们的核心业务,其本身就是一项重大的社会责任。”
  李浩说,作为服务性的行业,本身就是一种绿色产业,没有任何污染,这就是社会责任的体现。这两年,易才利用集团全国布局的优势,在国内数十个城市建立了40多个“青年就业创业基地”,为青年人才提供岗前培训、在岗实习、专家指导等多项专业教育,帮助他们积累工作经验,找到合适的工作。
  目前大学生就业难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实践能力不足,而易才建立的“就业创业基地”就是要弥补这一环节,“一边是企业,一边是学生,通过实习平台,让学生具备企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最终从‘学生人’变成‘职业人’。”
  通过实习,大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技能,更重要的是“改进一种就业心态,现在16岁和60岁的人,同样可以竞争一个2000元的岗位,我们的教育是为了什么,就是要让学生适应这个社会。”
  2009年6月,北京理工大学-易才大学生创业中心成立,这是一个校企共建的大学生创业中心,李浩说:“我们希望培养大学生的一种创业,是可以把创新的理念转变成能创造出价值的一种能力,变成有差异化就业的一种竞争力,而不只是简单的解决就业。”“毕竟不是人人都要创业,但是实践和创新能力是人人都要有的。”
  此后,李浩还将这种批量就业的业务模式向农民工、退伍军人、残疾人等群体推广。“这些也和我们业务挂钩,否则不可持续,我们做的就业群体越多,我们业务也更多,这即是社会责任,也是品牌战略,同时也是业务战略。”
  李浩理性地说,企业自身的发展和承担的社会责任是相互促进的一个良性循环,企业越发展,越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承担社会责任也会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