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svg

    销售咨询

    400-098-7766

  • 2.svg

    薪税社保服务

    400-108-8080

  • 3.svg

    体检保险福利

    400-060-9891

  • 4.svg

    质量监督

    400-666-8686

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落实力度会议、深圳儿童医保新规取消户籍限制、长春公积金贷款政策调整意见征求中......

2025-09-01 17:06:35

一周新政速递


周一,大家又进入了紧张繁忙的工作中,为了帮助大家迅速进入状态,小编为大家准备好了一周新政速递,请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吧: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 3部门:召开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落实力度视频会议。
◆ 个人创业“一件事”高效办,一图了解。
◆ 深圳:儿童医保新规,取消户籍限制。
◆ 天津:构建全链条职业技能培训新生态。
◆ 贵州:26条措施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
◆ 青海:“四办”认证更简便。
◆ 长春:公积金贷款政策将有新调整,意见征求中。


01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要求以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领域为重点,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意见》提出加快实施6大重点行动


◆ “人工智能+”科学技术


加速科学发现进程。加快科学大模型建设应用,推动基础科研平台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


驱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和效能提升。支持智能化研发工具和平台推广应用,加强人工智能与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第六代移动通信(6G)等领域技术协同创新。


创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培育智能原生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产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加快人工智能在设计、中试、生产、服务、运营全环节落地应用。着力提升全员人工智能素养与技能。


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智能农机、农业无人机、农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提高农业生产和加工工具的智能感知、决策、控制、作业等能力。


创新服务业发展新模式。在软件、信息、金融、商务、法律、交通、物流、商贸等领域,推动新一代智能终端、智能体等广泛应用。


◆ “人工智能+”消费提质


拓展服务消费新场景。加强智能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娱、电商、家政、物业、出行、养老、托育等生活服务品质,拓展体验消费、个性消费、认知和情感消费等服务消费新场景。


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打造一体化全场景覆盖的智能交互环境。


◆ “人工智能+”民生福祉


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培育发展智能代理等创新型工作形态,推动在劳动力紧缺、环境高危等岗位应用。大力支持开展人工智能技能培训。


推行更富成效的学习方式。构建智能化情景交互学习模式,推动开展方式更灵活、资源更丰富的自主学习。鼓励和支持全民积极学习人工智能新知识、新技术。


打造更有品质的美好生活。探索推广人人可享的高水平居民健康助手,有序推动人工智能在辅助诊疗、健康管理、医保服务等场景的应用。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创作更多具有中华文化元素和标识的文化内容,壮大文化产业。


◆ “人工智能+”治理能力


开创社会治理人机共生新图景。有序推动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探索面向新一代智能终端发展的城市规划、建设与治理,提升城市运行智能化水平。安全稳妥有序推进人工智能在政务领域应用。


打造安全治理多元共治新格局。加强人工智能在安全生产监管、防灾减灾救灾、公共安全预警、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网络空间治理。


共绘美丽中国生态治理新画卷。提高空天地海一体化动态感知和国土空间智慧规划水平,强化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 “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推动人工智能普惠共享。把人工智能作为造福人类的国际公共产品。深化人工智能领域高水平开放,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开源可及。


共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体系。


02

3部门:召开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落实力度视频会议。


8月28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召开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落实力度视频会议。会议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决策部署,总结前期工作,分析研判当前总体形势,部署推进稳就业政策落实,突出做好青年群体、农民工就业工作,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月活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颜清辉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全面抓好各项稳就业政策落实,及早释放稳岗扩岗效力。抓紧细化配套政策,尽快明确稳就业政策对象清单,管好用好补贴资金,切实优化服务举措。要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摸清底数开展分类帮扶,深挖潜力开发专门岗位,加力组织专项服务活动,加强帮扶长期失业青年。要扎实推进农民工特别是脱贫人口稳就业,强化服务、培训、产业“三个协同”,更好健全输出地输入地对接机制,全力稳定务工规模。要精心实施公共就业服务能力提升示范项目,加强分类指导,有序推进项目实施,切实发挥引领带动作用。要创新开展就业政策宣传月活动,着力提高政策知晓度落实率,切实营造良好就业氛围。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有关司局负责同志作了部署发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在分会场参会。


03

个人创业“一件事”高效办,一图了解。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推动个人创业“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实施意见》


向下滑动查看全部图片


04

深圳:儿童医保新规,取消户籍限制。



深圳医保推出新规,取消户籍限制,非深户籍学龄前儿童也能在深参保。


自2025年9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非深户籍学龄前儿童可参加深圳居民医保,预计每年将有约10万名儿童受益。


新规最显著的突破在于取消参保户籍限制。按照规定,在深圳市居住、未在园在校且未参加其他地区医保的7周岁以下非深户籍学龄前儿童,只要父母一方持有有效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深圳签发的有效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或父母一方为深圳户籍居民,即可申请参保。值得注意的是,已参加异地医保的儿童需先办理停保手续,避免重复参保影响待遇享受。


据悉,9月起参保的非深户籍学龄前儿童将全面享受与深圳户籍儿童同等的医保待遇。具体包括:普通门诊最高报销75%,门诊特定病种最高报销90%,住院最高报销92%,缴费标准及财政补助额度也完全一致。


缴费周期按自然年度分段执行:家长应当在每年9月为孩子办理居民医保参保手续,并一次性缴纳当年9月至次年8月的居民医保费,其他月份参保的,需一次性缴纳从申请之月起剩余月份的费用。


为提升服务效率,政策实施后还将支持多种办理渠道。自9月起,对于符合条件的非深户籍学龄前儿童,家长可通过“深圳医保”微信公众号、市医保局官网“个人网上服务系统”完成线上自助参保,也可就近前往社保、医保经办机构或通过医保自助服务终端办理。


05

天津:构建全链条职业技能培训新生态。


天津市围绕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分领域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供给体系建设,形成人社部门牵头推动、行业主管部门分工负责、企业主体实施,职业学校基础供给、社会广泛支持的全链条职业技能培训新生态。


构建齐抓共管培训机制。以深入实施“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行动为牵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健全人社牵头、部门参与、统筹实施的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压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摸清培训需求,实施15个专项培训行动,并印发相关实施方案。截至目前,全市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数达到9.8万人次。


搭建优质技能培训平台。将“技能强企”行动列入天津市2025年20项民心工程,支持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企业建设企业培训中心和企业公共实训基地。截至目前,累计认定企业培训中心589家。支持先进制造业领域企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最高给予500万元建设经费资助。支持建设职业技能线上培训平台、开发数字职业技能培训资源,推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


畅通技能人才发展通道。全面推进“新八级工”制度,以首席技师、特级技师评聘为牵引,带动企业职工参与培训、提升技能。截至目前,全市共评聘特级技师140人、首席技师113人。推行职业技能培训学分、资历等与职业学校教育的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规定技工学校高级工、预备技师(技师)班毕业生在特定方面分别与专科、本科毕业生享受同等待遇。


推动培训就业协调联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强化信息共享,结合摸排的用工需求,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就业驿站”等平台载体,积极向学员推荐就业岗位信息,搭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自主选择平台。定期发布《紧缺职业需求程度目录》,引导社会开展紧缺职业培训,组织定向就业培训,提升拟就业、已就业人员职业技能水平。


06

贵州:26条措施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


近日,贵州省人社厅等14部门制定出台《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若干措施》提出8个方面26条措施,从支持企业稳岗扩岗、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挖掘就业岗位等8个方面精准施策,全力打出稳岗扩岗“组合拳”


在支持企业稳岗扩岗方面,将企业、个人稳岗扩岗专项贷款单户授信额度分别提至5000万元、1000万元,加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力度并提高比例,着力扩大社会保险补贴范围。实施阶段性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失业保险费率继续从3%降至1%,同时加力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技能培训聚焦产业需求,启动酱香白酒、大数据等就业培训联盟建设,开设100个校校、校企合作“订单班”,围绕行业技能人才需求,推动完成年度18万人次培训目标任务,围绕“一老一小”领域开展项目化清单化技能培训100个班次。聚焦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开展技能储备培训。


在挖掘就业岗位方面,2025年底前释放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及以工代赈岗位超40万个,统筹资金开发临时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劳动力等困难群体。健全就业服务“一张网”方面,在3000人以上的村(社区)逐步完善零工市场、家门口就业服务站等体系,完善15分钟就业服务圈功能。强化劳务协作站体系化建设管理,加强全省就业信息化“一库一平台”建设。


在鼓励创业方面,通过“返乡创业小老板”培育工程鼓励创业带动就业,明确个人创业担保贷款额度可达30万元,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额度可达400万元,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贴息。8月至12月全省各类招聘活动不低于1000场。


07

青海:“四办”认证更简便。


青海省人社厅聚焦群众关切,创新打造“数据认证静默办、上门认证暖心办、线上认证省心办、部门联合协作办”的“四办”经办模式,推动实现领取待遇人员资格认证全覆盖,保障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截至7月底,全省累计为96.07万名退休人员完成养老待遇资格认证,认证率达到99.9%,赢得群众广泛赞誉。


数据认证静默办。一是数据共享“搭桥”。依托大数据平台,与公安、民政、卫健等部门建立常态化数据共享机制,打破“信息孤岛”,实现跨层级、跨部门信息汇聚与安全共享。二是无感认证“破壁”。推行“静默认证”,将养老金认证流程由“自主认证—发放待遇”转变为“大数据采集—数据比对—自动发放”。截至7月底,利用交通出行、医保刷脸等大数据资源为27.19万名出行人员和17.18万名医保购药、住院人员提供了“零跑腿、零感知、零打扰、零证明”的高效认证服务。三是跨境信息“互通”。对接“中国领事”手机APP数据,为境外人员完成社保待遇“静默认证”,大幅提升服务便捷性。


上门认证暖心办。为切实满足群众多元化服务需求,积极开展养老待遇实地认证。一是当好“宣传员”,主动上门服务。结合“人社服务进万家”活动,组建人社“小蜜蜂”服务分队,走进学校、医院、机关、企业、社区等,宣讲政策、现场经办服务参保群众。走访退休职工,为老人送上指南并“手把手”教会资格认证流程。二是当好“服务员”,延伸服务触角。泽库县组建“摩托车宣传队”,深入偏远乡镇、社区,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面对面”解读社保政策,精准解答群众疑问,为千余名农牧民群众完成人脸资格认证;果洛州积极对接驻宁干休所人员,建立专项服务清单,为驻宁孤寡老人及行动不便老人上门认证,有效打破了地域限制。三是当好“调查员”,精准摸清底数。省社保局赴省外开展实地慰问认证活动,实地走访核查生存状况、建立“人脸模板”、现场解决问题,将认证由“被动办”转为“主动办”,既关怀老人又防控发放风险。


线上认证省心办。通过“青海人社通”APP、支付宝,拓展养老待遇资格认证渠道。一是短信提示督促办。开展认证提醒服务,发送认证短信提醒,并对完成认证者告知结果。截至7月底,全省为29.37万名认证即将到期人员和5.14万名认证已超期人员发送短信提醒。二是手机认证随时办。依托“青海人社通”APP,大力推广人脸识别生物特征核验技术,退休人员输入本人证件号码,按照语音提示操作即可进行认证,轻松实现“一键自主认证”或“替他人认证”。三是热线服务贴心办。为进一步提高资格认证率,全省各级经办机构开通资格认证服务热线,耐心解答认证操作流程,让社保服务更智能、更贴心、更有温度。


部门联合协作办。一是社银合作,打造就近办窗口。持续深化社银合作,与185家银行达成合作,利用银行网点优势,将认证服务延伸至社区、乡镇,构建“15分钟社保便民服务圈”。二是社区联合,打造便民服务站。指导社区提供“线上+线下”认证服务。引导熟悉智能机操作者线上认证;对于行动不便或生物认证无法通过者,由社区工作人员“面对面”上门服务,推动社保服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优化”。三是协助认证,服务特殊群体。针对高龄、失能、重病等行动不便的特殊老人,由单位经办人主动联系、靠前服务,向社保经办机构提供协助认证资料,为该群体进行协助认证,累计为700余名退休人员办理协助认证。


08

长春:公积金贷款政策将有新调整,意见征求中。


◆ 调整内容


一、降低新建商品住房贷款首付款比例。


· 对象:首次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或第二次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且在拟购房所在地无住房的职工家庭


· 条件:购买位于长春市主城区及开发区(不含双阳区、九台区)的新建商品住房


· 调整:贷款首付款比例由不低于20%调整为不低于15%。


二、阶段性取消贷款次数限制。


· 时间:本通知公布之日起至2025 年12月31日


· 调整:借款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已结清且再次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的,不受贷款次数限制,相关政策按照第 二次使用住房公积金贷款政策执行。


三、提高贷款购买绿色住宅及“好房子”的单笔额度。 


· 适用范围:购买取得一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识的绿色住宅或通过“好 房子”评定的住房的职工家庭


· 调整内容:住房公积金贷款单笔最高额 度可上浮30%(不叠加其他上浮政策)。 


◆ 意见征求


为更好满足缴存职工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进一步发挥住房公积金制度保障民生、服务发展的作用,助力高品质住宅建设,现向社会公开征求《关于调整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的通知(征求意见稿)》意见。


公众可通过电子邮件或书面信函方式提出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5年9月18日。


电子邮箱:ccdkjb@163.com


通讯地址:长春市南关区芳草街1177号长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邮编:130022)



文字来源:中国政府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微信公众号(微信号:rsbzwwx)、深圳市医保局、天津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贵州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青海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长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