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svg

    销售咨询

    400-098-7766

  • 2.svg

    薪税社保服务

    400-108-8080

  • 3.svg

    体检保险福利

    400-060-9891

  • 4.svg

    质量监督

    400-666-8686

劳动关系下午茶 | 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适用

2018-09-07 00:00:00



案情介绍

施某某2014年6月11日进入玉星公司处工作。2015年11月16日,玉星公司出具书面解聘通知书,以施某某“在员工之间制造矛盾、严重干扰部门之间物业工作,工作时间与其他员工在小区门口吵架,严重影响了物业工作和公司形象”为由,与施某某解除双方劳动合同。2017年9月5日,施某某向上海市浦东新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裁令玉星公司支付施某某:

1、2015年年休假工资1,739.90元;

2、2014年6月至8月加班工资差额1,546元;

3、2014年7月至8月高温费400元;

4、2015年8月至9月高温费400元。


玉星公司以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已过进行抗辩。2017年10月31日,该仲裁委员会做出仲裁裁决,对施某某请求均不予支持。施某某不服,诉至一审法院。玉星公司仍以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已过进行抗辩。2018年2月28日,一审法院驳回原告施某某的诉讼请求。2018年4月18日,施某某不服一审判决,认为应当适用民法总则中三年诉讼时效的规定,向二审法院提起上诉。玉星公司同样以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已过进行抗辩。



审理结果

二审法院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案件评析

本案主要争议为能否适用民法总则中关于三年诉讼时效的问题。本案是一起劳动争议案件,在劳动争议案件中,仲裁作为诉讼的必经前置程序,其诉讼时效必然与仲裁时效紧密相连,可以说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即寓于仲裁时效之中,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规定的仲裁时效即为劳动争议案件的诉讼时效。


由此,本案的诉讼时效不应适用民法总则第一百八十八条中关于三年诉讼时效的一般规定,而应根据民法总则第一百九十八条“法律对仲裁时效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仲裁时效为一年的特别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逾期申请仲裁,其权利要求将不能通过仲裁及民事诉讼途径获得保护。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如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施某某、玉星公司双方劳动关系于2015年11月解除,施某某应自一年内向玉星公司主张薪资差额,然施某某直至2017年9月5日才向仲裁提出主张要求玉星公司支付2015年年休假工资1,739.90元、2014年6月至8月加班工资差额1,546元、2014年7月至8月高温费400元、2015年8月至9月高温费400元的诉讼请求,均已超过一年的申诉时效,故法院对施某某诉讼请求均不予支持。



建议

在民事诉讼中,法官不会主动适用诉讼时效抗辩,需要由被告的一方主动提出。这就需要用人单位在遭遇劳动者申请劳动仲裁的时候,需要注意该争议是否已经过了一年的劳动争议申请仲裁时效,若用人单位不进行相应的抗辩,可能就需要承担不利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