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提离职,HR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2025-10-20 09:24:45
员工离职事项繁多、手续复杂一直是让HR颇为头疼的问题,如何做好员工离职工作交接有效降低离职纠纷风险呢?一起来看~

员工申请离职,HR需要注意什么?
员工劳动合同并未到期,主动离职,需提前向上级或部门领导提出书面辞职申请,比如辞职信、解除劳动合同申请等,待部门领导签署意见后报人力资源部。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规定:
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收到申请后,HR要着重关注员工的离职原因,查看是否有模棱两可的表述,尽量确保内容符合客观实际,避免出现歧义。
比如,劳动者在辞职信中提及解除理由为“工资原因”,这样的表述很容易产生误读,发生不必要的赔偿风险。
员工自提出离职申请之日起,至离职到期日,应逐项办理交接手续,和各部门进行相关确认,同时,需要明确员工是否需要启动竞业协议。
之后还需要进行社保减员、统计考勤、结算工资、出具离职证明等。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离职证明中应当写明哪些内容?
离职证明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工龄计算、失业金的领取,更关系到劳动者的再就业权益,因此,法律明确规定给劳动者出具离职证明是用人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
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
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应当写明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
点击蓝字,查看更多关于离职证明的相关问题:离职证明怎么开?员工离职企业应注意哪些风险?一起来看~

员工主动离职,企业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吗?
在劳动者因个人原因主动解除劳动合同时,解除理由诸如“家里有事、个人创业”等等,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是不用支付经济补偿金的。另外还要注意劳动者需提前三十日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期间要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如果员工未按照上述程序自行离职,给企业造成损失的,用人单位有权要求赔偿。
但是,如果用人单位存在特定违法行为,即《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的情形,为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者可无条件向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经济补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离职时,社保、工资、年休假等如何处理?
社保: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八条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职工离职的当月,与用人单位仍存在劳动关系,若企业不为其缴纳社保费用,可能会面临补缴及滞纳金风险。
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规定:
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劳动法》第五十条规定: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根据上述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员工离职后,以货币形式,付清其工资。(各省市有具体规定的话,则依照当地规定执行。)
年休假:
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法定年休假天数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法定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法定年休假工资报酬,折算后不足一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法定年休假工资报酬。
折算方法:
(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法定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法定年休假天数
关于员工法定年休假的天数计算,HR需注意: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法定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法定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员工的入转调离问题多而杂乱,作为人力资源运营管理体系中最基础也最核心的部分,是后续员工关系、假勤管理、薪税核算、社保增减等工作的起点,特别是入、离职环节,涉及非常多的风险“卡点”,HR需要专业的服务机构无论在专业能力,还是时间效率上都能够及时响应。
易才薪税社保服务,帮助您轻松应对人力资源运营挑战:
· 遍布全国的直营服务网络,确保您在任一地区签约均可享受全国高效协同的服务体验。
· 业务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系统平台,透明、安全的流程管理,让服务看得见。
· 适配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人事运营方案,帮助您的HR团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聚焦核心战略职能。
· 专业服务团队积累20余年行业实践经验,紧跟各类政策变化,让您获得合规、个性化的全面解决方案。

欢迎联系您身边的易才顾问,了解更详细的解决方案。